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70074
大小: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5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11《万里长城》教案1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万里长城》教案1浙教版一、教材分析: 《万里长城》是介绍我国万里长城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浅显,条理清晰。全文围绕长城伟大,介绍了长城的三个特点:长城气魄雄伟;长城建筑年代久远;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并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本文按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点明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第二段(2—4)介绍长城的特点。 第三段(5)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
2、准多音字“绿”;理解26个新词语。 3.能按提示给文章分段,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2.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整理关于长城的各种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五、教时安排:1教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
3、的中华建筑。 播放万里长城视频。 同学们,这就是万里长城。许多国家元首来到中国,游览了我国的万里长城,都深有感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不了解长城,你就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长城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由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法国总统说,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就等于没到过中国。同学们,听完这些题词,你的心情如何?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的感情一起走进长城。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回忆本单元的阅读重点,分段,用摘录法概括段意。 三、浏览自学
4、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打开网页)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知识馆、轶闻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然后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长城的哪些知识。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作为重点,认真阅读有关材料,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研读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的学习收获。 1.“不到长城非好汉”,参观风光馆的同学,请你们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讲解课文。 理解:(1)为什么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 (2)“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课文的第二段形象地展示长
5、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理解:(1)“如果……可以……”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为什么
6、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结合轶闻馆的传说故事,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 (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4)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
7、,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请历史馆参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 历史时期--为长城做了什么--长城在当时的作用 战国时期--修筑长城--防御外敌侵略,对外贸易的商业大道 秦 朝--连接长城 明 朝--整修与扩建 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请你思考,今天的
8、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各族同胞和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