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

ID:47125728

大小:32.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9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_第1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_第2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_第3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_第4页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

2、,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二)知识框架物质混合物溶液:分散粒度小于1nm胶体:分散质粒度大于1nm小于100nm浊液:分散质粒度大于100nm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氧化物: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铵根离子),阴离子都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教学目标◆【知

3、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4、标】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胶体。【教学难点】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胶体性质。◆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二)教师准备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教学过程第2课时物质的分类交流·研讨学生列举熟悉的物质,写出化学式,根

5、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绘制简图。绿色蓝色紫红色CuCu(OH)2Cu2(OH)2CO3CuSO4CuSO4·5H2OCuOuOCuOuOCuO化合物氧化物盐碱单质蓝色白色黑色五彩缤纷的铜世界教师引例:学生演练,教师要及时给出鼓励性、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1.物质分类标准的研究(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学生回忆初中化学或科学的内容)——纯净物和混合物。(2)要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等。(3)纯净物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相同元素构成单质(游离态);不同元

6、素构成化合物(化合态)。(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5)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碱、盐、氧化物。(6)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溶液浊液胶体元素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活动·探究(1)探究示例: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类别:盐类别:酸类别:氧化物类别:碱类别:单质NaOH(酚酞)氧化铜AgNO3锌盐酸锌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碱溶液由红色

7、变成无色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黑色的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酸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酸能和某些盐反应。(2)学生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以下四种代表物的性质,填写探究报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探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初步体验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①、金属铁(单质)的性质;②Ca(OH)2(碱)的性质;③CuSO4(盐)的性质;④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3)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学生补充完成P33图2

8、—1—4),并写出相应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Na)(Na2O)(NaOH)(S)(SO2)(H2SO3)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Na2SO3Na2SNa2SO3【点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是“过程与方法”的重要体现。探究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正是使用了这一重要方法,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