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

ID:47119976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7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_第1页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_第2页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_第3页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_第4页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

2、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3、。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

4、,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

5、定。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

6、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

7、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

8、展之路。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