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

ID:47072728

大小:3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6

【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_第1页
【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_第2页
【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_第3页
【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_第4页
【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9A文】统计指标体系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统计指标体系举例例1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宏观层面主要是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的综合评价。微观则是侧重对企业循环生产经营状况的描述。 (一)宏观层面的设计要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入手一级指标:具体指标名称经济发展:经济净福利指标,社会生产物耗率社会人口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城镇化率、失业率、居住质量指数、养老保险覆盖率、贫困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等指标构成。资源

2、环境情况: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环境治理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臭氧层耗竭物质消费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木材采伐量、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原料使用密度、年人均能源消耗量、能源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能源使用密度、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有害废弃物排放、放射性废物排放、废物循环和再利用、废水处理率、广播电视覆盖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资金利润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指标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设置以经济净福利指标为中心指标,以反映优质生产、提高效益、节约【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

3、ei_81重点借鉴文档】能源、防止污染等内容的资源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经济净福利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中加上环境改变人们所获得的福利,减去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减去自然资源超过正常耗减而造成的损失,再加上自我服务的价值。这个指标能综合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另外,社会生产的物耗率应该是该体系的重点指标。因为这一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所占的比重。社会生产物耗率和净产值率是互相消长的,社会生产物耗率下降,净产值比重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生产物耗率上升,则净产值比重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因此,节约物质消耗,降

4、低社会生产物耗率,可以增加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从另一个角度能反映循环经济的内在本质。  2.从社会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设置以经济净福利和资源供需差率为中心指标,围绕该指标分别设置反映人民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社会财富公平分配、人均资源变动指数等内容的子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由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城镇化率、失业率、居住质量指数、养老保险覆盖率、贫困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等指标构成。  3.从资源环境角度考虑,应设置以环境成本效益为中心指标,围绕该指标分别设置反

5、映环境质量、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内容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环境治理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臭氧层耗竭物质消费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木材采伐量、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原料使用密度、年人均能源消耗量、能源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能源使用密度、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有害废弃物排放、放射性废物排放、废物循环和再利用、废水处理率、广播电视覆盖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资金利润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指标。  资源环境指标是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有些指标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

6、,比如自然资源作为资本以货币衡量是比较困难的,对于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损耗与折旧在计算上都是很难的,计算结果难以做到准确。目前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虚拟的计算方法,但误差的大小还没有统一的定论。相信,随着对这项工作的进一步的研究,统计界定会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更全面、科学的资源环境指标。  (二)微观层面的设计【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内容不仅要包括总产值、增加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在内的生产指标体系,包括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在内的经营指标体系,包括利润指标、利税指标在内的效益指标体系,包括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在内的

7、科技投入指标体系,更要把企业统计的范围拓宽到与企业生产相关的资源、环境领域,对原有的企业统计指标进行补充和延伸,建立起企业循环经济统计指标群。这一指标群要尽量体现出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这一减量化原则;要尽量体现出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的再使用原则;要尽量体现出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的再循环原则。  要在企业这一源头上体现出这种节约和循环,应该用正逆指标来表示。节约和循环的正指标也就是越多越好,是

8、指投入同量的资源,其产出愈多愈好,其利用程度愈高愈好,其周转时间愈短愈好,其覆盖面愈大愈好。这说明资源利用率高,等于减少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