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069143
大小:68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4
《第十六章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物理校本作业第十六章电磁转换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 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831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两个重要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和 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2.如图16.22所示,将一根钢棒靠近用线悬挂着的螺线管时,螺线管向左摆动,此现象说明这根钢棒 (填“具有”或“不具有”)磁性,钢棒右端为 极.图16.24图16.22图16.23 3.如图16.23所示,小明在做“探究磁极间的作用”的实验时,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
2、发现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同名磁极 ;磁极间作用力的大小随磁极间距离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还能说明的物理知识有 ;.图16.25 4.如图16.24所示是动圈式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当你对着它说话或唱歌时,人声带由于 而产生的声音,通过传播到膜片,使膜片以及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线圈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5.在如图16.25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的导线是分开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
3、,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玻璃变成了_____体,此时小磁针的______极将向螺线管偏转;小磁针和螺线管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___发生的.玻璃球内能的改变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实现的.6.挂有铁球的弹簧测力计在螺线管的上方,如图所示。现将开关闭合,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7.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原理制成的。如图2所示,在做“让线圈转起来”的实验中,将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的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其作用与直流电动机中_____的
4、作用相同。线圈通电后是沿顺时针转动,若将电源两极对调,线圈的转动方向为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此时再将磁体两极对调,则线圈的转动方向为九年级备课组九年级物理校本作业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8.依据图甲所示的现象为原理可以制成____机,依据图乙所示的现象为原理可以制成机。第8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9.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小灯泡标有“3V1.5W”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1A”,为了保证电路各元件都能安全使用,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至少是Ω,在滑片
5、移动过程中,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w.10.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Ω定值电阻能达到的最大功率为W第10题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图16.26PSN1.我国首列磁悬浮列车已于2002年12月31日在上海开始试运行.在轨道上,列车悬浮起来行驶,它的最大速度可达450km/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是靠空气浮力悬浮的B.列车是靠异名磁极间斥力悬浮的C.列车是靠同种电荷间斥力悬浮的D.列车能获得高速,主要是由于
6、悬浮而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2.如图16.26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左移动时,则( )A.悬挂磁铁的弹簧伸长B.悬挂磁铁的弹簧缩短C.悬挂磁铁的弹簧长度不变D.悬挂磁铁的弹簧可能伸长,也可能缩短3.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能够指南北是因为( )九年级备课组九年级物理校本作业 A.异种电荷相吸 B.有吸引铁的性质 C.被地磁场磁化了 D.受地磁场的作用4.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 A.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它的强弱分布图16.27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线 C.磁铁外部
7、的磁感线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它的北极 D.在磁场中,画出一条条曲线,这些曲线就叫磁感线5.图16.27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它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的水银是导体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C.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路开关6.下列电器中,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 ) A.电磁铁 B.电磁继电器 C.发电机 D.电动机7.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 ) A.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B.改变线圈转动方向 C.使线圈受力不变
8、 D.改变磁感应线的方向8.要改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增大通电导体中的电流B.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