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

ID:47054160

大小:48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0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_第1页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_第2页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_第3页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_第4页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汇本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某办公楼桩基础设计姓名:王怀正学号: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二○一三年十一月一、计算书中需要完成的内容:(一):设计资料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建筑安全等级为Ⅱ级,已知作用到基础顶面处的柱荷载:轴向力,力矩,水平力。2、根据地基条件和施工设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3、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台混凝土强度为C30。4、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

2、×**,桩长为10m。5、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5,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16.7N/mm2,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300N/mm2。6、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4.3N/mm2,承台底面埋深:D=2.0m。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附表一:土层代号名称厚度m含水量ω%天然重度γkN/m3孔隙比e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直剪试验(快剪)压缩模量Es(kPa)承载力标准值fak(kPa)内摩擦角°粘聚力C(kPa)1杂填土2.018.82灰色粘土9.038.218.91.0219.81.021124.61203灰黄色粉质粘土4.026.7

3、19.60.75150.6020167.02204粉沙夹粉质粘土>1021.620.10.54120.425158.2260附表二:桩静载荷试验Q-s曲线(如下图)(二)设计要求: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使用A4图纸打印。三:桩基础设计(一):必要资料准备1、建筑物的类型及规模:住宅楼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

4、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1、柱传来荷载:F=2850kN、M=395kN·m、H=42kN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2)、构造尺寸:桩长L=10m,截面尺寸:400mm×400mm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5、=16.7N/mm2、4Φ16=300N/mm2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14.3N/mm2、=1.43N/mm2(三):单桩承载力确定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配筋Φ16)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①、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粉质粘土,=0.60,入土深度为12.0m由书105页表4-

5、4知,当h在9和16之间时,当=0.75时,kPa,当=0.5时,,由线性内插法:②、桩侧土摩擦力:灰色粘土层1:,由表4-3,=36~50,由线性内插法,取36灰黄色粉质粘土层2:,由表4-3,=50~66,由线性内插法可知,,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标准值: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4)、确定桩数和桩的布置:①、初步假定承台的尺寸为3×4㎡上部结构传来垂直荷载:F=2850KN承台和土自重:kN桩数可取为n=1.1x(F+G)/Ra=1.1x(2850+480)/275=13.

6、32,取n=16桩距:(3~4)=(3~4)×0.4=1.2~1.6m取=1.5m②、承台平面尺寸及桩排列如下图:承台平面布置图1:100桩立面图1:100(四):单桩受力验算:1、单桩所受平均作用力:

7、重度)②、实体基础底面粉质粘土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查表得取,③、取,,基础自重为:④、实体基础底面压力计算:当仅有轴力作用时:<考虑轴力和弯矩时计算:<由以上验算,单桩及整体承载力满足要求。(六)、承台设计:承台尺寸由图1所示,无垫层,钢筋保护层厚取100mm。进行承台冲切、抗剪及抗弯计算时,均应采用单桩净反力设计值(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按)。1、单桩净反力的计算:单桩净反力,即不考虑承台及覆土重量时桩所受的力1)、单桩净反力的最大设计值:2)、平均单桩净反力: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