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

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

ID:47017823

大小:1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1.解决集合问题要“四看”(1)看代表元素:代表元素反映了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解题时需分清是点集、数集还是其他集合.(2)看元素组成: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从研究集合的元素入手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3)看能否化简: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如果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可使问题变得简捷.(4)看能否数形结合:常用的数形结合的形式有数轴、坐标系和Venn图.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且q⇒

2、/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3)等价法:将命题等价转化为另一个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3.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步骤第一步:确定函数f(x)的定义域;第二步:求f′(x);第三步:解方程f′(x)=0在定义域内的所有实数根;第四步:将函数f(x)的间断点(即f(x)的无定义点)的横坐标和各实数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分成若干个小区间;第五步:确定

3、f′(x)在各小区间内的符号,由此确定每个区间的单调性.4.求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的极值的步骤第一步:求导数f′(x);第二步:求方程f′(x)=0的根x0;第三步:检查f′(x)在x=x0左右的符号:①左正右负⇔f(x)在x=x0处取极大值;②左负右正⇔f(x)在x=x0处取极小值.5.求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第一步:求函数y=f(x)在区间(a,b)内的极值(极大值或极小值);第二步:将y=f(x)的各极值与f(a),f(b)进行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为最大

4、值,最小的一个为最小值.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16.求解恒成立问题的主要方法(1)分离参数法:当不等式中的参数(或关于参数的代数式)能够与其他变量完全分离开来,且分离后不等式另一边的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可求出时,应用分离参数法.(2)最值法:当不等式一边的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能够较容易地求出时,可直接求出这个最值(最值中可能需用参数表示),然后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3)数形结合法:如果不等式中涉及的函数、代数式对应的图像、图形较易画出时,可通过图像、图形的位置关系建立不等式求得参数范围.

5、(4)更换主元法:在问题所涉及的几个变量中,选择一个最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变量作为主元进行求解.7.判断函数f(ωx+φ)的奇偶性的方法(1)若y=Asin(ωx+φ)为偶函数,则有φ=kπ+(k∈Z);若为奇函数,则φ=kπ(k∈Z).(2)若y=Acos(ωx+φ)为偶函数,则有φ=kπ(k∈Z);若为奇函数,则φ=kπ+(k∈Z).(3)若y=tan(ωx+φ)为奇函数,则有φ=(k∈Z).8.确定函数y=Asin(ωx+φ)+B(A>0,ω>0)解析式的方法A=,B=,ω=,求φ时,常根据“五点法

6、”中的五个点求解,可以根据图像的升降找准第一个零点的位置,把第一个零点作为突破口.9.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基本策略(1)常值代换:特别是“1”的代换,1=sin2θ+cos2θ=tan45°等.(2)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如sin2α+2cos2α=(sin2α+cos2α)+cos2α;α=(α-β)+β;β=-;α可视为的倍角;±α可视为的半角等.(3)降次与升次:正用二倍角公式升次,逆用二倍角公式降次.(4)弦、切互化:一般是切化弦.(5)公式的变形应用,如sinα=cosαtanα,sin2α=,

7、cos2α=,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1±sinα=2等.(6)化简三角函数式:asinα+bcosα=sin(α+φ).10.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③常用公式:1+2+3+…+考前必懂的26个解题方法—2n=n(n+1);12+22+32+…+n2=n(n+1)(2n+1);1+3+5+…+(2n-1)=n2.(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

8、(3)倒序相加法:在数列求和中,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将其和转化为“一个新的等比数列的和”求解.(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的裂项形式有:①=-;②=;③<=;-=<<=-;④=;⑤=-;⑥an=Sn-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