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歌和赠渔民

对子歌和赠渔民

ID:46985531

大小:664.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2-02

对子歌和赠渔民_第1页
对子歌和赠渔民_第2页
对子歌和赠渔民_第3页
对子歌和赠渔民_第4页
对子歌和赠渔民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子歌和赠渔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d对子歌实验小学刘岩什么是“对子”:“对子”又称对联,是对偶的词句。对偶就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的词组或句子表达意思的修辞方式,加强语言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读词语鸿毛千钧一发蓑衣蓑( )钧( )衰( )钩( )哀( )钓( )区别字组词多音字注音并

2、组词:宿----------------------夹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2、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3、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云---雨雪---风晚照---晴空来鸿—去燕宿鸟----鸣虫剑----弓岭北----江东清暑殿-----广寒宫杨柳----杏花早行之客----晚钓之翁晚照:傍晚的阳光;夕阳。来鸿:飞来的大雁。宿鸟:晚归的鸟儿。清暑殿:宫殿名,在洛阳宫中有清暑殿。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夹岸:水流的两岸。途次:途中停留的意思。“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

3、边晚钓之翁。”“两鬓”和“一蓑”都是数量词,“风霜和烟雨”都是名词。这一句字数相等,声调和谐,节奏分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句或词句符合“对偶”这一特点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拓展与运用1、读一读,看看这副对联有几种读法,并体会各种读法的不同意境。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1、逐字顺读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2、停顿分读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3、叠字拆读水处明,山处秀,水山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好

4、奇水明山秀,水山处处明秀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2.写一写:溪对谷水对—峻岭对——山平川板书云---雨雪---风晚照---晴空(自然景物)来鸿—去燕宿鸟----鸣虫(动物)对子歌剑----弓岭北----江东(事件、地点)清暑殿-----广寒宫(地点)杨柳----杏花(植物)早行之客----晚钓之翁(人物)作业1、背诵课文2、背诵课后的《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

5、成的喜爱之情。郑板桥(1693---1765),名燮(xīè),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独具风格。有《板桥全集》等。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hú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3.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能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体会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同桌间互考会认字和会写字:先读字,再组词,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教读两遍。(2分钟后看谁回答得最棒)第一关检测:一艘船袅袅骤然暴风骤雨菱角万斛一斛菱藕触景生情湖水生澜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触景生情:受

6、到当前的情景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我会组词:艘()骤()凌( )搜()  聚( )菱()斛()碑()卑()题()疏()蔬()蚌()我会多音字乘我会近义词观赏-----映照-----沉思----沉浸------触景生情--------我会反义词热情-----纪念-----赶忙----附近------自学指导: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地方可以向同桌请教。2、两分钟后组长进行分工,练习朗读课文。(3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得到更多的分数。)自学指导: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分钟后看谁说得对)自学指导:读一自然段,想上联“半湾活水千江月”是在什么情景中产生

7、的?应该用什么语气读一自然段?(3分钟后看谁回答得最棒)上联是在怎样的情境中产生的?(郑板桥到兴化北乡的途中观赏湖光山色时,看到渔船上炊烟袅袅,听到阵阵渔歌,新月如钩,倒映在流水里,满江都是月影,触景生情写下了上联。可见他才思敏捷。)第一自然段写了湖面的美景,语速要缓慢,读出轻松、愉快、喜爱的语气。自学指导:指名读二自然段,想下联“一粒沉沙万斛珠”是在什么情景中产生的?应该用什么语气读二自然段?(3分钟后看谁回答得最棒)下联是在怎样的情境中产生的?(郑板桥到兴化北乡的途中观赏湖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