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ID:46967272

大小:362.0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2-01

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1页
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2页
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3页
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4页
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3.2 钠的其他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讲案)-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目标:1、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的性质及检验2、掌握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3、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基础知识回顾: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水溶液酸碱性碱性(pH=10~12)碱性(pH=8~9)类别正盐[来源:学+科+网Z+X+X+K]酸式盐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较碳酸氢钠大)可溶与盐酸反应及速率碳酸钠小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稳定易分解用途相互转化Na2CO3NaHCO3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1)热稳定性不同。分别加热少量固体,若发生分解反应,将产生的气

2、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试剂是NaHCO3,另一个为Na2CO3。(2)和酸反应速率不同。分别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反应快、产生气体多的为NaHCO3,另一个为Na2CO3。(3)阴离子不同。分别取其稀溶液,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原试剂为Na2CO3,另一个为NaHCO3。(4)溶液的酸碱性。测其稀溶液(0.1mol·L-1)的pH,Na2CO3溶液的pH在12左右,而NaHCO3溶液的pH在8左右。10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法(1)制取NaHCO3的方法①减压低温蒸干NaHCO3溶液。NaHCO3遇热易分解,其水溶液加热更易分

3、解,所以不可能采用常压下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得NaHCO3晶体。②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过滤得到晶体。Na2CO3+CO2+H2O=2NaHCO3(2)联碱法制纯碱原理①在饱和食盐水中通NH3饱和后,再通CO2:NH3+CO2+H2O=NH4HCO3②生成NH4HCO3的溶解度大,而c(Na+)也大,而NaHCO3溶解度小,故产生沉淀:NaCl+NH4HCO3=NaHCO3↓+NH4Cl,总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③将析出沉淀加热,制得Na2CO3(纯碱)注意:不能先通入CO2达饱和后再通入NH3,因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1∶1

4、),即使通入过量的NH3,所生成的NaHCO3、NH4Cl也很少,这样就无法制取NaHCO3。【典型例题1】(2009·惠州调研)有两个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剂瓶,因标签失落而无法区分。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B.分别取样后,加入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稀盐酸,观察反应的快慢C.分别取样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检验,从二者性质上差异性着手,在实验现象上的表现进行区

5、分。【迁移训练1】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A、B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D.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10二、氢氧化钠1、NaOH为强碱,具有碱的通性。2、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计算①CO2+2NaOH=Na2CO3+H2O②CO2+Na2CO3+H2O=2NaHC

6、O3③CO2+NaOH=NaHCO3(①②之和)[来源:Z*xx*k.Com]反应情况生成物<1:2NaOH过量,只发生①Na2CO3、过量NaOH=1:2恰好按①反应Na2CO31:2<<1①、均有Na2CO3、NaHCO3=1:1恰好按③反应NaHCO3>1:1按③反应,CO2有剩余NaHCO3【典型例题2】在1.00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16.8L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所得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A.Na2CO3B.NaHCO3C.Na2CO3和NaHCO3D.NaOH、Na2CO3和NaHCO3【迁移训练2】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

7、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三、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2)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活10泼程度增强2、元素性质(1)相似性: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2)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