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57852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2-01
《5红旗谱(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老巩护钟》导学案一、作者创作经历1953年6月,梁斌正式开笔《红旗谱》,一年后完成《红旗谱》第一部初稿。梁斌的创作状态异乎寻常,他完全沉醉在《红旗谱》中,不谙生活世事,每天伏案疾书十多个小时。梁斌曾这样描述:“我的创作欲、灵感升到高潮,欲罢不能。黎明起床,略作洗漱,即开始写作。早餐时间已到,我还没有写完一个节目,当我写完一个段落,饭时已过。午餐晚餐无不如此。有时写着写着,想起我还未吃饭,其实两顿饭已经过去了……”梁斌夫人散帼英回忆丈夫创作《红旗谱》时的日子说:“他就像傻了一样,送饭就吃,不送就饿着。不跟人说话,别人说话也不听,但谈起《红旗谱》中的人物
2、时,他马上眉飞色舞起来。写作之后,他脑子仍处在亢奋状态静不下来,除了失眠还是失眠。”那时候,他脑子里除了《红旗谱》,什么都没有。夏天和人聊完天,总忘拿扇子,一个夏天丢了100多把扇子。夏天,武汉黏稠的空气令人燥热,梁斌写作的地方没有避暑降温的设施,低头写作,汗滴常会打湿稿纸。为此,梁斌想出了一个“湿被单降温法”。他把被单沾上凉水,挂在屋中,再打一盆冷水,泡上一块毛巾,实在热了,就用冷毛巾擦头、擦洗身上;还热,索性把冷水盆搁到桌下,把两脚放在凉水里。为写《红旗谱》,梁斌曾“三辞官”:第一次是辞新武汉日报社长之职;第二次是辞中央文学研究所机关支部书记之职;第
3、三次是辞天津市副市长之位。梁斌辞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话:不写好《红旗谱》,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于,共计120万字的《红旗谱》三部曲长篇画卷,即《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问鼎文坛。梁斌一生最珍视的莫过于他的手稿。19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纷纷逃跑,梁斌却冲向书房,“我的手稿!我的手稿!”他不顾一切地喊着,将手稿紧紧搂在怀中。当时书柜里还有他多年收藏的近300幅珍贵名画,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惟有手稿。二、作品影响《红旗谱》自1957年出版以来,很快便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当时文艺界的一些领导人将其誉为“全国第一部优秀作品",茅盾更是把它看作是新中国文学当之无
4、愧的“里程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小说《红旗谱》再版印刷30余次,中国国内外销售量也高达500多万册,同时它还被改编成了话剧、电影、评剧、京剧、电视剧等。三、作品评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它以断代史的形式,以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意识,诠释中国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反压迫与压迫的阶级矛盾和冲突.……这样鲜明的主题,不仅使我们看到作者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也使我们体会到革命战争小说的创作理念和时代背景。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文学理论家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小说)由此展示了中国
5、农民从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转折,表现了中国农民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觉醒、成长的历史和他们在民主革命斗争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也完成了以阶级矛盾为主线,以农民为主要同盟军的中国民主革命史的文学建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民间的角度来解读《红旗谱》,就会发现这部小说在描写北方民间生活场景和农民形象方面还是相当精彩的……小说语言风格浑厚朴素,在看似有点自由散漫的叙事中,仿佛是无意地点染、绘织出一幅幅乡间的人情风土画卷。四、主题思想《红旗谱》通过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形象的塑造,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感人至深的英雄谱系,艺术地概括了中国近
6、、现代农民的斗争道路。朱老巩、严老祥是小说塑造的第一代农民形象,他们是中国农民传统性格的化身,嫉恶如仇,遇到不平揭竿而起,赤膊上阵。朱老忠、严志和是第二代农民形象,他们是从自发反抗走向自觉革命的一代农民,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父辈身上嫉恶如仇、豪爽仗义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他们具有了比父辈们更高的思想境界。运涛、江涛等是第三代农民形象,在他们身上,既流淌着父辈们反抗精神的血液,又注入了无产阶级崭新的生命因子,并以他们身上新鲜的生命活力去影响父辈们,一经投身革命,便成为坚定不移的革命者。这样看来,作者在序幕中浓墨重彩所描绘的“朱老巩大闹
7、柳树林”的故事就不单是为农民朱严两家与地主冯家的世代矛盾作铺垫,作者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反抗斗争及命运的缩影。朱老巩手抡铡刀力护古钟的壮举使他成为一代农民英雄,但又只是一个草莽英雄,他像中国历史,上无数揭竿而起的农民一样,虽然惊天动地,但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说,“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于《红旗谱》的情节而言是第一个故事,而对于几千年的农民起义英雄来说是最后一个故事。它形象地说明了即使像朱老巩这样最勇敢的农民,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凭个人的单枪匹马,其结局只能是一幕惨烈的悲剧。所以,当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一经找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便坚
8、定不移地跟党走。从此,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全新的斗争,作品所描写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