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字本位”

浅析“字本位”

ID:46942013

大小:8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30

浅析“字本位”_第1页
浅析“字本位”_第2页
浅析“字本位”_第3页
浅析“字本位”_第4页
浅析“字本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字本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邓梦梦09134120对外汉语0911班浅析“字本位”“本位”这个词有三个意思:第一,可以指出最重要、最根本的单位,作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的单位。第一个提出“句本位”的是黎锦熙,他主张的“句本位”就是以句子为基本出发点的语法研究;第二,可以指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这种单位还可以不止一个。譬如英语的语基本单位就有语素、词、短语、句子等;第三,指的是语言基本结构单位,语法研究的“基本粒子”。(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1996:357)从“本位”所指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对“本位”研究理论意义的讨论分成两个方面去进行:第一,着重“本位”的第一个定义,即从语法研究

2、的最重要单位和语法研究出发点的角度,可以有“词(类)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小句本位”、“语素本位”、“复本位”、“字本位”的不同;第二,着重“本位”的第三个定义,则主要只是“字本位”与“词本位”的对立,其他的“本位”学说基本与之无关。“字本位”理论字本位理论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徐通锵先生最早提出“字本位”的观点,其他学者如鲁川、潘文国、程雨民、李树俨、汪平等也都有不少文章支持这个理论。目前,字本位理论正日趋走向成熟。国内有关字本位理论的主要著作有:徐通锵的《语言论》《汉语字本位语法导论》;潘文国的《字本位与汉语研究》,《汉英对比纲要》;

3、吕必松等人的《组合汉语知识纲要》等。一、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徐通锵先生提出的“字本位”理论是近年来汉语言研究的重要进展。“字本位”虽然对汉语言研究有一定的开拓性价值,但也存在着某些不够完善之处。(一)“字本位”理论的基本观点徐先生认为,“由《马氏文通》所开创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否定了字在汉语研究中的地位,由此也就中断了悠久的汉语研究传统”,长期以来用印欧语的结构原理来观察分析汉语结构,以致于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因为“‘词’是印欧系语言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汉语的‘词’是从西方语言学中输入的一种语言结构单位,其内涵与‘字’有重要的区别。基本结构

4、单位是统率语言结构‘纲’,纲举目张,所以‘词’与‘字’虽然是仅仅一字之差,但却与两个不同的‘纲’相联系,体现语言理论研究的不同走向”。由汉语实际出发的“字本位”理论则是真正立足于汉语研究本身的方法和实践。“字本位”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字”是汉语研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它是和概念与判断这两种思维形式相关联的音义结合的语言结构单位,符合“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离散的、封闭的,很容易和其它的结构单位区别开来;在汉语社团具有心理现实性”这3条辨别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标准。2.“字”是汉语结构的本位,是研究语音语义、语法、词汇的交汇点,更是汉语言研究的

5、核心和基础。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特点是一个音节关联一个概念。词是印欧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特点是n个音节关联一个概念。与印欧语“1个词·n个音节·1个概念”的结构格局不同的是,汉语形成的基础性结构格局是一个“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3.字与字按规律结合成字组,汉语逐渐由单音格局向以双音为主的格局转化。徐先生指出,由于一些字意义宽泛笼统,难以取象临摹,当一个字难以通过一个音节来表达某个概念时,字和字通过“1个字=1个义类×1个义象”的结构形式组合来表达一个概念就成为了必要的解决办法——“字组”也就应运而生。由此,汉语完成了从单字编码格局到以双字

6、编码格局为主流的转变。4.汉语的理据性编码机制不同于印欧语的约定性编码机制。汉语与印欧语的编码机制不同。印欧语的最小书写单位是字母,最小听觉单位是音节,最小结构单位是词或语素,其音义之间没有理据上的联系。而汉语的最小书写单位是字,它是以形、音、义三位为一体,可以直接进入理据性的编码。5.汉语属于语义型语言,汉语语法为语义语法。汉语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它的研究重点是语义,属于语义型语言;印欧语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它的研究重点是语法结构,属于语法型语言。字义的组合顺序及虚字的运用在汉语中非常重要。(二)“字本位”理论尚需商榷之处首先,“三位一体”和“一一对

7、应”的基本结构格局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字”。其次,“字”和“字组”的概念模糊,界限不够清晰。另外,“字”和“字组”的关系似乎也有些模糊。二、潘文国先生的字本位思想潘文国先生的字本位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新著《字本位与汉语研究》里。与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相比,潘先生提出的字本位理论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前进了一大步,是字本位理论的巨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对字本位中的“字”进行了重新界定,将汉字的形也纳入字本位理论的框架中,并鲜明地提出了“汉字”是汉人的第二语言,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字不是语言”的“常识”。徐通锵先生作为字本位理论的首倡者

8、,曾反复强调他的字本位理论中的“字”不是通常理解的“汉字",而是汉语的字,即口说的字而非书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