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41572
大小:4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30
《晨夕落幕(100字)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选作文:晨夕落幕(100字)作文 沿着海滩行走 拾回遗失的记忆 从未发觉你我回忆 已散落 还未准备分别 你就悄然而去 终会忘记 终会离去 终会在人海中擦肩而去背道而驰 还忆得起 你陪我看的 晨夕落幕?初一:徐慧玲篇一:2014广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
2、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材料解析】材料主要是关于“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的对比:数量、记录内容、留存状况、保存记忆等。辩证思考:两者各有长处,又各有不足。“数码技术”适应了当今信息时代,所以取代了“黑白胶片”。【对于题意的判定】“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如照片与欣赏方式、照片与留存等(容易)。“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的、概括的意思。如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又如书信与电子邮件对情感的传递等(困难)。(上位概念或同一上位概念下的其它同一层次的相似事
3、物)1、表层含意(内容)(1)、黑白照片唤起记忆;黑白照片与家人分享;(2)、数码照片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会稀释记忆;数码照片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3)、黑白照片唤起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照片稀释记忆,但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2、深层含意照片是时代技术的载体,记忆是人类的情感、心理感悟,所以由照片可以联系到“科技与人生”、“科技与生活”、“科技与时代发展”、“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科技发展与人的心理变化”等。或者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递,书面阅读、网络阅读与信息的获取等。3、符合题意的判定★一个中心:照片/科技(必须由照片谈起)★两个
4、基本点:(1)人的记忆/情感(2)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中心必须体现,两个基本点选其一(1)符合题意: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写作中用的材料是具有类比关联的论据或事例也符合要求,如围绕“书信与电子邮件(快与慢)”、或“文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多与少,快与慢)”来谈“人的记忆/情感”、“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注意:仅指出“书信与电子邮件”和“黑白与数码”相似还不行,还要阐释“书信与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递方式的关系或谈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2)基本符合题意只在开头、结尾、文中个别部分提一下“照片/科技”,主体部分与“照片/科技”无关,或者仅
5、谈“照片/科技”,没有联系到两个基本点之一,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在三等给分。(3)偏离题意?离开“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只抓住“唤起记忆”、“值得珍藏的点滴可能被稀释”,而不联系“照片/科技”。?从材料中引申出来不具有材料内涵的事物或概念,如:黄金与生铁(贵与贱)、乌龟与兔子(快与慢)等。【关于角度选择】可以只抓住一段材料选角度,也可以综合来谈,角度无高低、优劣之分。1、从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
6、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
7、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于是,佳能的“感动常在”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笑。点评:本文作者在认真研读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择现代技术对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侵蚀”为观察角度,论述新电子技术时代带来的“美好”的“稀释”和传统的遗失。作者列举了数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