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ID:46934374

大小:28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30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年第二学期高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或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自然界中丁达尔效应C.蛋白质受热凝固D.食醋除水垢A.AB.BC.CD.D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NaOH、Al﹣﹣电解质B.C2H4、O2﹣﹣易燃气体C.CaC2、K﹣﹣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ClO3﹣﹣还原剂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相同B.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可区分乙醇、乙醛C.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以区分苯、甲苯D.用饱和溴水可区分苯酚溶液、

2、己烷、1﹣己烯4.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开发氢能替代化石燃料B.工业含氮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C.农作物秸秆等露天焚烧制肥料D.金属、塑料、玻璃、纸类等制品应分类回收处理5.对下列各组实验所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振荡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铝元素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B将Fe(NO3)2固体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稀硫酸将Fe2+氧化为Fe3+C向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然后通入少量Cl2,充分振荡,静置下层呈橙色氧化性:Cl2>Br2D将充有NO2的玻璃球放入热水中红棕

3、色加深2NO2⇌N2O4△H>0A.AB.BC.CD.D6.下列事实或实验可以表明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的是(  )A.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测定两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D.室温下测定均为0.1mol/L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7.已知: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1<p2B.该反应的△H<0C.

4、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K(B)D.A、B两点的化学反应速率:v(A)<v(B)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4分)氮及氮的化合物有着重要的用途.(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NH3的电子式是  .(2)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请举例说明一种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途径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法.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a.图①表示N2、H2分子中均是单键b.图②→图③需要吸收能量c.该过

5、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4)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氨气作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用氨气作原料可制备重要燃料﹣﹣肼(N2H4).①通常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次氯酸钠与氨反应可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如图为肼燃料电池示意图,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9.(14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有毒的CrO42﹣和Cr2O72﹣,常见处理方法是使其转化为毒性较低的Cr3+或直接吸附除去.现有如下几种工

6、艺:(1)光催化法: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和人工光,使废水实现上述转化.①该法的反应原理是2Cr2O72﹣+16H+→  +  +8H2O(将方程式补充完整)②该法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③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催化剂中W(钨)和α﹣Fe2O3的比例对铬的去除率的影响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电解食盐水,并对电解产物进行探究.实验装置电解质溶液实验现象5mol/LNaCl溶液a极附近b极附近开始时,产生白色浑浊并逐渐增加,当沉入U形管底部时部分沉淀变为橙黄色;随后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也变为橙黄色产生无色气泡资料显示:①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②氢氧化亚铜(CuOH

7、)为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易脱水分解为红色的Cu2O;③Cu+水溶液中不稳定,酸性条件下易歧化为Cu2+和Cu;④氢氧化铜可以溶于浓NaOH得到蓝色溶液.(1)经检验,b极产生的气体是H2,b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铜丝a应与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相连.(2)同学们分析a极附近生成的白色浑浊是CuCl,则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①橙黄色沉淀中含有Cu2O,则CuCl转化为Cu2O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②结合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规律,解释“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