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

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

ID:46931272

大小:337.8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1-30

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_第1页
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_第2页
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_第3页
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_第4页
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一、什么是“探究”和“探究题”?探究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考点解读就高考而言,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就答题而言,它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一千个读者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微妙结合。套着脚镣跳舞二、《考试大纲》对探究的规定: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

2、、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这是对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法的规定。三、探究性试题的主要类型第一类:理解性探究这类试题一般是就文本的关键处设题,要求结合文本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理解,作出一定的解释。例1、朱自清《荷塘月色》开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解析:这属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探究。这句话处于文章开头,当属文眼。结合全文,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那轻纱般的荷塘月色中所反应出的微妙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

3、苦闷而又无力自拔的观点态度。例2、2007年重庆卷第18题: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拜祭”,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赵本夫《告别三峡》相关原文:在整个三峡库区,有一百多万移民-……长江两岸到处可见残墙断壁,瓦砾成堆,一座座县城,一个个乡镇和村落,全都成了废墟。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那时我才真切感到,他们才是告别三

4、峡的主角。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远离长江的地方,我同样也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和村镇,三峡移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建设新的家园。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移民已不应再被看着苦难的象征。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急速发展,正是因为新移民走了进来。而为数更多的遍布全国的打工族和流动人口,正像鸟儿寻找新的栖息之地,随时准备把家乡作故乡,把他乡作家乡。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和生离死别,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种的优化。移民从来就是一股活水。当年,如果没有欧洲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利坚。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

5、生的传统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参考答案:不矛盾。前者是从感情的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长江、故土磕头祭拜,表明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情怀;“搬走”“临行”正说明他们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变化。规律小结:找出相关文段,结合文本深入理解主旨,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理解,作出一定的解释。第二类分析性探究这类探究题是围绕问题,对作品作不同角度的阅读和挖掘,以求得作品的丰富意蕴。例3、2009江苏第14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人均2.4

6、9分,41%)参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建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探究的过程:首先要理解上善若水的“水”,它滋润万物,有不与万物争高下、论长短,顺其自然的特点。这接近于老子至高至圣的“道”,最高的善是“上善”。再看文章思路有三个层次:由都江堰而及与之相关的人,进而到一种文化精神。围绕着三个层次,首先指出都江堰顺应自然,符合生态,故能长久,是上善之作;其次由物及人,进一步指出都江堰修建者李冰及其后任维护者“与都江堰同辉”,是上善之人;最后是由物、人而产生的感悟,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规律总

7、结:1、要善于选择审视角度,进行层面切割。2、紧扣文本,尊重文本。3、答案简明而规范。第三类鉴赏性探究这类探究题往往就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主要表达特色或相关的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例4:09辽宁卷11(4)题小说最后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贾平凹小说《遗璞》简介:深山里有一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