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

ID:46927195

大小:726.6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30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_第1页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_第2页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_第3页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_第4页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5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余敦康内容提要:朱熹的易学体系在于熔象数义理于一炉,而重点则是通过象数的研究以补《程传》之不足。《本义》卷首九图与《启蒙》四篇是朱熹所编出的象数大略,构成他的易学体系的主干。朱熹认为,河图洛书是天地自然之易的象数,伏羲八卦是先天之学的象数,文王八卦是后天之学的象数,卦变图是孔子之易的象数。这四种象数虽然层次历然,不可混淆,其实皆不外乎阴阳奇偶之动静循环,至于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这就是所谓太极。因而太极阴阳之妙就成为这四种不同象数的共同的本质。太极是理,阴阳是气,所谓太极阴阳之妙,实质上就是一个理与气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朱熹理

2、学思想的核心。关键词:太极阴阳先天后天朱熹作<周易本义>,所谓“本义”,是指《易>本卜筮之书。他反复强调,“今学者讳言(易>本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若果为义理作时,何不直述一件文字,如《中庸》、《大学>之书,言义理以晓人?须得画八卦则甚”?(<语类>卷六十六)这是朱熹解《易》的一条基本的思路,他对易学的一系列独创的看法都是由此而推演出来的。卜筮是与象数紧密相连的,象数乃作<易>根本,卜筮乃其用处之实。后来朱熹又作《易学启蒙》,对象数与筮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因而这两部著作构成了朱熹易学体系的主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关于象数与义理的关系,朱熹认为,象数在先,义理是随着人类智力的进展

3、根据对象数不断深入的理解逐渐开发出来的。当初伏羲画卦,偶然见得一便是阳,二便是阴,从而画放那里。尽管这种象数蕴含着天地阴阳的自然之理,但是伏羲也自纯朴,不曾理会,并没有转化为人们所自觉认识的义理。此时只有卦画,并无文字,称之为上古伏羲之易。到了中古时期,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彖辞是对卦体之象的解释,爻辞是对卦爻之变的解释,有了解释,才有了义理。但是,文王周公之易仍为卜筮而作,其言皆依象数,以断吉凶,使人居则观象玩辞,动则观变玩占,不迷于是非得失之途。到了近古时期,孔子鉴于当时人们淫于术数,以为易止于卜筮而不见圣人设教的义理.于是作十翼之篇,专用义理,发挥经言,这就把一部卜筮之书转化成

4、一部义理之书了。虽然如此,孔子仍然是就卜筮上发出许多道理,欲人晓得所以凶,所以吉,随他那物事说,不敢别生说,其所发明的义理并没有完全脱离象数。因此。朱熹认为,今人读易,当分为三等,伏羲自是伏羲之易,文王自是文王之易,孔子自是孔子之易,不可一例看。孔子以后,易学的发展分化为象数与义理两派。朱熹对这两派都提出了批评,认为汉儒象数之学万方数据·6《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脱离义理而言象数,王弼、程颐的义理之学脱离象数而言义理,二者皆失之一偏。照朱熹看来,虽然象数乃作易根本,但是这种象数出于天理之自然而非人为之造作,是一种自然的象数,并不是汉儒附会穿凿所杜撰出的那一套互体、变卦、五行、纳甲

5、、飞伏之法。据此而论,王弼、程颐对汉儒象数之学的批评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们的义理派易学也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他们由扫落汉儒的象数进一步否定象数本身,没有把自然的象数与人为的象数明确区分开来,由此而发挥的义理疏略而无据,也不合于圣人作易之本意。因此,朱熹对这两派易学都表示强烈的不满,而致力于建构一种新的易学体系,熔象数义理为一炉,以恢复易之本义。为了建构这种易学,他认为,关键在于从事象数的研究,因为义理方面经由王弼发展到程颐的《易传》业已十分完备,用不着人们再作补缀,只是欠缺象数,于本义不相合,需要人们为这种义理重新奠定一个象数学的基础。他指出:“《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

6、他人着工夫补缀,亦安得如此自然!只是于本义不相合”。“《易传>言理甚备,象数却欠在”(<语类>卷六十七)。朱熹反复强调,易学不可离却象数,若未晓得圣人作易本意,先要说道理,纵说得好,亦无情理,与易原不相干。因而其《本义》与《启蒙》,只是编出象数大略,着眼于以简治繁,不以繁御简,一方面补足义理派易学的欠缺,另一方面纠正象数易学的偏失,实际上是超越秦汉以来所形成的这两派的易学,站在易之本义的哲学高度对象数之学所作的研究。《周易本义》卷首载有九图,包括河图、洛书、伏羲xk圭l,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这九个图就是

7、朱熹所编出的象数大略,虽然同为象数,但却代表了易学发展的四个不同的阶段,其作用与地位也就有所不同,应该区别看待,不可混为一谈。其中河图洛书代表天地自然之易,这是象数的本原,作易的根据,称之为画前之易,在九图中最为重要。伏羲四图代表伏羲之易,这是伏羲有见于法象自然之妙不曾用些子心思智虑所画出,称之为先天之学。此六图皆无文字,只有图书,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Y_.xk卦次序与方位两图改变了伏羲卦图之意,就已成之卦推演而别自为说,并附有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