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07996
大小:13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9
《产业结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结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年宿踌贸易J..李雪掘207><13年第5期产业结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影响薛文骏,徐瑞扬(上海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44)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MLI指数并使用异质性面板格兰杰检验和面板协整模,型实证分析<1995至2(盼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长期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同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分别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表现出中国的生产要素正在向生产率和能源效率较高的产业进行转移。然而,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依旧明显,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
2、需要协调各省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能源利用效率,以免扩大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MLI指数;能源效率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20<13)05-0044-08一、引言在产业结构理论中,产业结构变动同经济增长、能源效率息息相关,这是由于附加值高、低能耗的新兴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在有效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中国整体的产业结构目前是以高能耗的传统制造业和小部分第三产业为特征,同时,东中西各区域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凭借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新兴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发展重化工产业,这
3、些都导致各地区在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基于<1997年至2∞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异质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面板协整估计方法就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省际经济增长及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二、文献综述在产业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影响方面,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索洛(Solow,<1956)和琼斯(Jones,<1995)等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产品和要素市场总能够保持均衡,资源都存在长期的有效配置,所以产业之间的资本或者劳动力转移不会对总产出造成任何影响,他们将经济增长归因为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收稿日期:20<13-06-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青年项目《半参数变换模型的设定检验、估计方法及应用研究>(7<1∞<106<1);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半参数变换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中的应用研究>>(8><#004699'>C类);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广义变换模型的估计理论及应用研究>(JOYZ24)作者简介:薛文骏(<1988-),男,上海市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徐瑞扬(<1992-),男,江西南昌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学生。44增长和技术进步[<1飞与之不同的观点是,帕西内蒂(Pasinetti,<198<1)提出了;结构动态经济学;理论,指出只要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够
5、适应需求的变化,就能够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使得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3]。钱纳里(Cl阳lery,<1989)认为发展中国家中传统产业部门和现代产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通过部门之间的劳动和资本的再分配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问。罗斯托(Rostow,<1962)认为各产业部门创新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会引起产业结构转换从而促使总体经济增长问。在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方面,萨克斯(Sachs,<1994)在研究中比较了中国和俄罗斯,发现中国落后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型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6]。范(Fan
6、,2003)也指出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跨地区、跨部门的劳动力流动是中国整体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7J。在国内学者中,刘伟等(2002)采用生产函数法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大[8]。朱慧明等(2003)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支持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的观点。并发现扩大第三产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9]。针对产业结构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内部利用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总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产业部门变动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较
7、小,主要学者为张(Zhang,200<1)[叫、吴巧生等(2006)[<1<1]、毛雁冰等(20<12)[叫。另一方面,丹尼森(Denson,<1967)及麦迪森等(Maddison,<1987)认为当能源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部门转移时,会促进由各部门组成的经济体总的能源效率提高[<13-<14]。纽厄尔等(Newell,<1999)也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工业与服务业以及工业轻重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能耗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问。在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