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研究生大学生开题报告答辩PPT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姓名:胡梦梦&张有伟指导老师:于海峰学号:7071211115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15-1班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主要内容:CONTENTS立论依据研究方案年度研究计及预期研究结果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课题内容及意义1论据1立论依据参考文献乙二胺四乙酸铁铵,简称EDTA铁铵,含两个结晶水的化学式:CHNOFeNH,固2H体O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加热至230℃可分解,10122842通常以它的二水合结晶物最稳定,溶液为深红褐色溶液,属有机氧化剂,易溶于水、难溶于醇、低毒。当pH值小于7时,易析出结晶。长期低温存放有晶体析出。[1,2]乙二胺四乙酸铁铵有五个五元环,因其平均键角为
2、108º,与碳原子和氮原子在形成SP3杂化轨道时的轨道夹角109º28ˊ很接近,因此成环的各个键的张力小,形变小,螯合物比较稳定。乙二胺四乙酸铁铵这种螯合物不易受破坏,因此不易游离出铁离子来。乙二胺四乙酸铁铵是氨基酸多盐金属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漂白剂而用于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冲洗加工工艺中。可用相片及相纸的标准控制条对乙二胺四乙酸铁铵固体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应用性能试验[3]。在制作冲洗的浓缩中,没有出现自身结晶现象:在冲洗加工中,酸度可从pH值5.5到6.5,温度可以在35-41℃的范围内冲洗,酸度和温度的宽容性较大;在相片及相纸的标准控制条试验中,冲洗时间从6分30秒缩短到4
3、5秒。并考虑负片的选用、曝光、显影等方面的影响。乙二胺四乙酸铁铵络合铁法脱硫,简称EDTA络合铁法脱硫。[4,5][6]近年来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脱硫技术有:[7]⑴生物脱硫技术,⑵物理和化学脱硫技术:a湿法脱硫技术,b干法脱硫技术。脱硫剂应用领域广泛,除化学工业外,石油化工,炼油,冶铁,纺织,饮料,环保等领域也有应用。目前在国内化工生产中,它主要应用过程有高温煤气脱硫、炼厂气脱硫、城市煤气脱硫、[8]合成气脱硫、燃烟煤气脱硫等。高效脱硫剂包括[9]:醇胺类液体脱硫剂[10-12]、固体脱硫剂、分子筛脱硫剂、生物脱硫剂。[13-15][16]固体脱硫剂包括:铁系
4、脱硫剂、锌系脱硫剂、锰系脱硫剂、活性炭脱硫剂、其他脱硫剂。螯合分散剂是一种常用的助剂。采用三种方法:EDTA滴定法(用磺基水杨酸显色)、Fe3+滴定法(用磺基水杨酸显色)和碘量法[18]测定TF-510、TF-133A、TF-133B的螯合能力,并比较测定结果。结果表明:3种测定方法优缺点,其中,Fe3+滴定法(用磺基水杨酸显色)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操作简单、方便且不受放置时间、样品本身颜色的影响,故测定螯合剂螯合能力时选择[17]此法为宜。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有关硫污染特别是硫化氢的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脱硫技术的开发前景可以考虑如下:⑴新型高效液体脱硫剂以其高效节能
5、,无起泡,脱硫效率高等有点将取代MEA、DEA、DIPA之势。⑵BDS由于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很容易适应未来脱硫技术的需要和环保要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展望:EDTA铁铵和NTS的制备简单、低毒、价格便宜、对环境污染小,与三乙胺、DMF复配后的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好,这种新型的复合型脱硫剂是一种绿色的脱硫剂。目前,国外对脱硫剂的研究己经比较深入,醇胺类脱硫剂、固体脱硫剂、细菌脱硫和生物脱硫技术等不断被引入工业生产中,至今仍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复合型脱硫剂的出现使脱硫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得到进一步完善,鉴于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会在复合型脱硫剂的方向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实验。在不远的将
6、来会有更多优良的脱硫剂剂应用到油田,届时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DMF的毒性较大,在水中难以被回收或脱除,所以期望能在未来的实验中寻到一种绿色溶剂能代替DMF,以起到更高效、环保的作用。参考文献[1]庄茹萍.照相级乙二胺四乙酸铁铵溶液的制备[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04:27-28+2.[2]何金祥.彩色照相加漂白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铵的合成方法[J].感光材料,1995,05:43+49.[3]刘静.乙二胺四乙酸铁铵固体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4]何小龙,王芳,牛晓莉,陈正平,于海峰.NTS螯合剂的合成与EDTA配位铁脱硫协同效应评价[J].化
7、工进展,2014,08:2170-2173.[5]高俊文,李选志,王亚利,曹晓玲.国内外重整原料脱硫保护剂发展动态及工业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2003:3.[6]闫波,李琳琳,邵纯红,李芬,姜安玺.常温纳米ZnO脱硫剂制备方法的研究及进展[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02:163-167[7]邓良伟,唐一,吴彦.生物脱硫机理及其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1998,05: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