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04078
大小:3.2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1-29
《顶级策划师的精准营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号入座”营销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迄今为止所有营销广告都没有谈到的无论USP理论……还是品牌理论……甚至定位理论……都忽略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对号入座”精准营销以往所有的营销理论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入座”就是对产品的认知……而另一半的努力从没被发掘过。——“对号”即对消费者的认知……只有完成这两项,“营销”才真正地“功德圆满”。简单地说就是“产品”!以往的营销广告理论谈的是什么呢?品牌理论:产品感受大卫.奥格威定位理论:产品品类里斯&特劳特USP理论:产品特色罗瑟.瑞夫斯即便谈到消费者,仍然是围绕产品
2、来展开的,《定位》也曾大谈特谈消费者心智问题,但仍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产品!其本质仍然是“产品”。而没有从根本上站在消费者角度来思考。传统营销的误区误区:千方百计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纠正:不是消费者认识不到产品,而是消费者认识不到自己事实上,消费者认知你的产品并不难,别再喋喋不休地介绍你的产品了!消费者只有明确认识了自己,才知道你的产品是否适合他,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弄清消费者看待“自己”问题才是现代营销的“正法眼藏”纠正一个惯性的谬误!不是我们如何看消费者的问题,而是消费者如何看自己的问题!举例:可消费者并不一定认为自
3、己是“亚健康”人群(消费者如何看自己)。我们可以把某一类消费者看做“亚健康”人群(我们如何看消费者)。商家能做点什么?给消费者一面适当的“镜子”,——让消费者自行完成对自己判别!消费者怎么思考问题?人有两个脑袋,两个思考方式左脑从属地位擅长客观分析、归类、逻辑外视型思考看到产品、属性、特性、品类视觉焦点:品类右脑主导地位听凭主观感受、情绪、冲动内视型思考感受到自我、身份、状态、情绪感受焦点:自我左脑思考模型:我要买感冒药!买什么牌子的呢?右脑思考模型:我有点鼻塞,怎么办呢?品类法则消费者有明确购买某类产品的需求时自我
4、判别消费者面对切身的体会与感受时两个半脑,两种思考。简单说说左脑“对号入座”“左脑”对号入座说得浅白点,就是“消费者之所以选择你的品牌,是因为你的品牌是某品类代表这一先决条件”。“左脑”的“对号”条件,可以用另一个名称来表述,那就是“品类代表”。好空调,“对号”条件格力造!品类品牌“入座”反应示例如果你想买“某品类”,那么首选“某品牌”吧!左脑“对号入座”模型案例品类代表品类——品牌好空调——格力造买变频——选美的手机——诺基亚买电器——到苏宁微波炉——格兰仕去屑——海飞丝杀毒水——滴露左脑“对号入座”您可以清楚地看
5、到,左脑的“对号入座”,并不是消费者对“自己”的判断,只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有关对产品方面的论述,里斯&特劳特与其徒子徒孙已经不厌其烦地提及,我们在此不再赘述。而接下来的“右脑”对号入座,才是消费者对自我的判别,也正是被“定位”理论所忽略的最重要的疏忽。重点说说右脑“对号入座”右脑对自己判别的四把镜子身份:理性的选择!商务人士必备!状态:困了,累了,喝红牛!怕上火,喝王老吉。行为:要购物,先淘宝!黄金酒,送长辈!右脑通过这四个方面对自己达成判别,从而“对号”自己,“入座”品牌。时空:春节送礼!黄金搭档到新疆,一
6、定要吃烤全羊!第一把镜子“身份”如何“对号”你给消费者第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什么?既定身份商家提出,消费者本人都无可否认的身份。比如“女性”、“成人”、“教师”、“老板”、“学生”等标识性身份。你给消费者第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什么?理想身份是消费者期望的身份(他自己看到的),并非是他事实的身份(你所看到的)。比起“天才的科学家”的称谓,爱因斯坦更愿意别人称呼他是“优秀小提琴手”。你给消费者第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什么?辩证身份当消费者处在事实上的不利身份时,你必须从反方向思考,化腐朽为神奇地描述他。把“笨”描述成“诚实”,把“穷”
7、描述成“清廉”,把“胖”描述成“富态”,这些你应该都懂。第二把镜子“状态”如何“对号”照见自己可以感知的:有些状况下,消费者可以自己判断自己的状态,我可能感冒了!(打喷嚏了)“对号”措施:直接描述你给消费者第二面镜子反映的是什么?照见自己无法感知的:而更多的状况下,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状态,例如:在没有职业医生和专业的医疗器械的帮助下,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身体状况。怎么可能是肝癌?(自己从没知觉)“对号”措施:免费体检你给消费者第二面镜子反映的是什么?照见自己不愿面对的:更有甚者,人们根本不愿意面对自己不佳的状态,
8、醉汉不会说自己喝醉了!“对号”措施:换个说法你给消费者第二面镜子反映的是什么?第三把镜子“行为”如何“对号”A对行为有意识:客观描述消费者的某行为,消费者自然会通过该行为,同自己联系起来!比如:要购物,先淘宝,运动时,开车时。你给消费者第三面镜子反映的是什么?B对行为无意识:消费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通过规范描述某些行为,告知消费者其对自己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