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98833
大小:379.00 KB
页数:118页
时间:2019-11-29
《四柱预测学(陈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柱预测学入门第一章基本知识在这册以通俗易懂的技术导读为主的四柱预测的学习前为了不至于让众多的爱好者陷入迷误本章将理论性较强的以中国古代预测术为表象的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作一个介绍并与近代科学相比较独立一章以解许多读者的心头之疑虑和迷惑便于大家对学习中的神奇的一面有一个新的认识。言不能心意之处也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章参阅《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周易与中医学》。第一节对命运的认识一、命运本在宇宙之中天地人是大一统的体验世界。文化作为一种现象是高度凝聚着文化创造者的体验是充满生命的人体世界的概
2、括和总结。体验是什么当我们说“我痛苦”、“我高兴”时表达的是一个真实的感觉也是表达一种体验陈述一种体验。更有无数难以言传的东西如“梦见”是沉淀在心底的一个多姿多彩充满创造的世界。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核心的文化。天可说便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不知天便不能洞悉这个体验。这天是历史之天。诞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文化其核心是“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其蕴涵在战国、秦汉之际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说周人的天展现为天下大一统那么战国、秦汉之际的天则表现为天地人大一统。这个体验世界的全体显现的是一个阴阳消长、五气运行之象。道家
3、称之为道。理学称之为理董仲舒则称之为天当然道、天、理都是体验世界的外向投射、模拟、象征。阴阳五行则是表术体系。阴阳和五行都起源于古代中国人心灵中涌动不息的生命体验不同于真实的体验而是模拟、象征、隐喻。就梦这一特例而言梦境是象梦意是体验。从根本上说这种被现代人称之为“神秘”的体验不能通过逻辑和语言传递只能由个体“洞悟”。但是经历着天地万物融合为一的体验并在这体验中“发现”了合适的表达途径时便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解释为“天赐”。即由“象”来“言”。正如创造艺术是表达不可言传的体验方式一样在人
4、的精神世界中不可言传的东西实在远比可言传者丰富。而汉字不同于机械的复制其造型恰恰是人类体验世界加上语言这种表达方式的结晶。阴阳、五行是个有条理化的框架那么只有穿透这个“目障”才能洞见“大通”世界的真蕴才能真正把握古代人类生活其中的世界。所以说我们通过阴阳五行来学习各种方技术数首先要明白他们特殊体验中的水火金木土之性实际上就是那种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是运用了诸多象征或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生命的体验世界。即用尽可能简约的概念体系和运算程序表达尽可能完善、丰富的思想。阴阳五行观念来源于非周文化。秦、汉之际阴阳、
5、五行学说已开始成为统摄一切的表述体系。成于大公无私国的《吕氏春秋》将当时广为流行的五行说和阴阳说进一步具体化。在《十二纪》中描述了一年五气运行对应的天象、气象、物象并以此为据制定出一年十二个月的“政令之所行”的宇宙律令。《月令》又兼用五行和阴阳描述了对季节变易的感受。到了西汉中叶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已经合流并逐渐成为公认的系统的表认体系在阴阳五行学说所表述的这一观念系统中世界是一幅天人万物交融、互感、互应、互渗的“使人拘而多所畏”的图景。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这个表述体系最终的完成者是《淮
6、南子》和董仲舒他们虽然分别代表“道”和“儒”两大传统但同出一个观念系统使用同一个表述体系阴阳五行具有一致的精神品格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统一体中二者占据着不同层次和领域但又互立、互通、互补、互融。中国文化总以“大一统”为常道。这常道不是先秦儒、法、诸家追求的两维空间的“天下大一统”而是阴阳五行表象的四维立体、时空的“古、今、天、地、人大一统”。儒、道、墨、名、法在这个统一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阴阳五行为秦汉以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立法定制统摄着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今日的“中国文化”。人之为人本于天。天在本质上是不
7、可言说的但天通过阴阳五行显示自己人们通过明阴阳、辨五行可以体察天志、天道。实际上是以阴阳五行来描述对天的体验。人之为人本于天。董仲舒的《太极图说》明言阴阳、五行皆出于太极。太极讲述的是五气顺布、二气交感表明阴阳五行都是气人得阴阳五行之秀气而最灵高于万物。人最为天下贵是由于天人相副由于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天亦之曾祖父也。由于天是万物之祖人则受命于大一统的天因而人必须顺天而行不能逆天而动。人为什么有命运。人类最关切的是命运。人类体验最深的是命运。人类体验世界中最大的谜
8、也是命运。我们所说的命运并非一般外在的或外来的超自然、超人格力量而是一种体验。所谓命运之神和命运的力量之类不过是命运体验之外化外向投射的产物而命运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人类的一切感受一切活动一切创造无不闪着命运体验之光。命运作为一种体验难以言说根本无法给命运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