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

ID:46897728

大小:7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9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_第1页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_第2页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_第3页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_第4页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石云涛莫丽芸(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100089)狭义的西域大体上相当于今新疆地区和葱岭东西,这一地区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西域段早在唐代以前已经形成,可以说自从丝绸之路开辟,这条路线便已存在。丝绸之路经过西域的三条主要干线在唐代以前也已经形成,对这三条路线的详细描述以魏晋时鱼豢《魏略》的描述为最早。隋代裴矩《西域图记序》关于西域道三条路线的描述则更接近唐代前期的情况。中唐贾耽《入四夷之路》中关于“安西入西域道”记载十分详细,而着重于中道和南道。这些路线在唐前期征服东、西突厥之后和安史之乱之前都是畅通无阻的。那时,中西商路盛极一时

2、,“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商旅相继,职贡不绝”。唐代前期大力经营西域,不少诗人投身边塞,写出了不少边塞诗。有的诗人虽然没有到过边塞,但也获得不少关于西北边塞的军情和生活的信息,在他们的诗中也有对西北边塞的间接的反映。反映西北边塞生活的诗篇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三条路线的记述和反映,诗歌为我们提供了其他史料不能代替的作用。同时,西域地名往往成为唐诗中的意象出现在诗篇中,这些意象反映了西域在那一代诗人心目的印象和观念。下面我们来详细考察唐诗对丝绸之路西域道的反映:一、唐诗中的西域南道西域南道,指从敦煌(沙州)经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于阗西

3、逾葱岭的道路。其具体路线,裴矩《西域图记序》记载:“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唱磐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帆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新唐书•地理志》有更详细的记载:于阗东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东七百里有精绝国。于阗西南三百八十里,有皮山城,北与姑墨接。冻凌山在于阗国西南七百里。又于阗东三百里有坎城镇,东六百里有兰城镇,南六百里有胡弩镇,西二百里有固城镇,西三百九十里有吉良镇。于阗东距且末镇千六百里。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又六十里至赤

4、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罗布泊)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今米兰),汉伊脩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今若羌),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镇,故且末城也,高宗上元中更名。又西经悉利支井、祆井、勿遮水,五百里至于阗东兰城守捉。又西经移杜堡、彭怀堡、坎城守捉,三百里至于阗。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又西经勃野,西北渡系馆河,六百二十里至郅支满城,一曰碛南州。又西北经苦井、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故

5、羯饭馆也。又西北经半城,百六十里至演渡州,又北八十里至疏勒镇。至于阗后有两条路西行,一条由于阗西南行经葱岭守捉(今塔什库尔干北郊石头城)越葱岭;一条经皮山、莎车西行逾葱岭南去南亚。自于阗至疏勒后可沿西域中道西行。由于环境恶化,大漠南侵,路线不断南移,路况也愈来愈差,但一直都在沿用着。从上述记载可知,西域三道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很多道路相互联系。如有自交河故城至轮台同北道的白水涧道,自交河故城至庭州的他地道,沟通天山南北的乌谷道、赤亭道、化谷道、移摩道、萨捍道、突波道、焉耆道、龟兹道、穆素尔领道、别迭里通道等,都是沟通中道与北道的路线;沟通中道与南道的通道有拨换城

6、至于阗和媲摩即泥至龟兹的道路等。南道由敦煌西南出阳关,经石城镇、播仙镇、于阗镇至疏勒,然后越葱岭西至波斯、大食及拜占廷。关于西域南道,见于唐诗中吟咏者主要是阳关、石城镇、播仙镇和于阗。唐诗中的阳关有的是实写,更多的是边塞意象。岑参《寄宇文判官》一诗中写道:“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在诗人笔下,“阳关”作为一个意象,它既是进入绝域的门户,又是内地与西域联接的枢纽。所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为送人赴安西而作的诗中提到阳关的不少,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有云:“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石城镇在今若羌。“石城镇”一称未见于《旧唐书》,也未见于唐诗

7、。《新唐书》卷四十三下记自沙州西行路线,云:七屯城“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楼兰遗址在今罗布泊(即唐蒲昌海)近旁,而石城镇在蒲昌海南边。“楼兰”在唐诗中常常是一个意象,如“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是确指。但因为唐人将石城镇认作汉楼兰所在地,因此有些诗中的楼兰所指的应该就是石城镇。如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道:“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二云:“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播仙镇即“故且末城”,在石城镇之西,官军西出破播仙必经此地,所以此处“楼兰”当指石城镇。《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自沙州寿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