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

ID:46897608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9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_第1页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_第2页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_第3页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_第4页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赵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第6期赵斌在当今西方世界,媒体与传播(media&communications)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尤其从6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科学家们就人众传媒对西方社会及其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阐述。然而,鉴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独特历史和遭遇,媒体与传播研究在本來就倍备冷落的社会科学屮更是寥寥无儿。目前,在国内有关传播媒体的论说和文字中,占相当比例的是媒体从业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和探讨。同时还冇知识界对汹涌而至的大众流行文化的冇感而

2、发。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传播媒体进行系统的经验研究和严密的理论分析的文字则很少①。这种研究状况,与大众传媒本身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当今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所扮演的愈来愈关键的介色极不相符。因此,在世纪Z交的中国社会,提倡发展文化与传媒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进行简单的综合介绍,垂点选择在传媒研究丿力史上有过重大突破和影响的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成果,并希望借此能为国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1•早期经验主义的传播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对人众传媒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20

3、年代后期的美国,也就是有声电影开始盛行之际。由于美国的社会科学具有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传统,其特征之一是方法的缜密与理论的贫乏成正比。社会科学的用途,不在于从根木上对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而在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最大程度地维护现有制度的稳定。至于制度木身是否公正则无关紧要。因此,美国社会科学的主流是御用研究而非批判研究,最初的对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的研究也不例外。传媒研究史上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调查报告,就是针对美国公众对当吋正在兴起的有声电影所抱的成见撰写而成的。有声电彫在20

4、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就得到众多青少年观众的青睐。很多家长因此担心添加了声音的银幕更具吸引力,对青少年的道徳行为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时的社科学者们针对公众的这种顾虑,进行了一系列包括问卷调查在内的实际调查研究,结果便是后来传播研究史上常提到的“潘恩基金研究”(ThePayneFundStudies)②。此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在看來似乎多余而且肤浅,即电影的确对青少年能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套上了“科学,,的光环,这一•结论在当吋公众中影响很大,对后来的传媒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川。在此

5、后的30多年里,西方尤具是美国的传播与媒体研究的主流,便停留在关注传媒对受众所施加的彫响上,也就是所谓的媒体效果研究(mediaeffectstudies)□从总体來看,媒体效果研究大都有意无意地落入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模式(stimulus-response)Z中。该模式假定,传媒一口发出刺激信号,受众(audience)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有所反应,传播研究的任务在于发现并测蜃这种受众反应。这一模式在后來社会科学对不同媒体的研究中都得以体现,包括对广播、电视以及连环画册的研究。其中,最为

6、突出的是60年代中后期对儿童少电视的研究。与“潘恩基金研究”背后的动机类似,儿童与电视的研究,也起因于公众对电视这一“更新的”媒体的顾虑,人们担心电视这一闯入家庭中的小屏幕比电影院更容易教会儿童一些不良的行为。50年代屮后期,电视正在普遍进入西方家庭,当时的研究得以釆用实地考察(fieldwork)的方式,把已经普及电视的社区与诣未普及电视的社区进行比较③。到了60年代屮期,随着电视的进一步普及,儿童及电视的研究便从社区转向心理学研究察(laboratoryexperiment),纯量化研究成为-•

7、种不得己的吋尚。此吋在美国,公众舆论的焦点越來越集中在反对电视中的眾力和性。面对这种舆论压力,由政府资助的研究人员便开始企图通过心理学实验来建立电视内容与儿童行为之间的总接因果关系。相当-•批实验研究似乎证明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也有少数得出恰恰相反的结果,即电视屮呈现的眾力可以减少实际的眾力行为,亦即所谓的宣泄理论。这种和互矛盾的结论并非偶然,而恰恰说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本身的严重局限性。因为它将研究对象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中抽出来,放在人为的实验室里去观察,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虚拟的。这种局限性也正

8、是后来英国的传媒社会学批判和超越的对象。狭隘的经验主义对传播媒休研究的垄断,直到60年代后期才得以解体。它们常被后來的批评者戏称为“皮卞注射模式”(thehypodermicmodel),或者“子弹理论"(bullettheory)。当然,这并不筹于说,在此Z前的儿十年里就没有其他非主流的传媒研究存在,只是它们影响其微。从6()年代末7()年代初开始,当时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的批判社会学(criticalsociology)将其矛头指向了大众传媒。批判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