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

ID:46897353

大小:11.28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1-29

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_第1页
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_第2页
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_第3页
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_第4页
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之生态城市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城市ecologicalcity前言农业文明-古代居住工业文明-近代城市生态文明-生态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contents目录生态城市的概述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系统生态城市的缘起与内涵缘起和内涵生态城市的分类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案例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库里蒂巴)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对比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科学规划的主要观点与开发原则生态城市建设支撑技术和标准一、生态城市概述城市的含义城市并没有一个明确

2、的定义和标准,不同国家对城市的标准也不同(丹麦、加拿大、德国、美国、印度、马来西亚分别将“人口下限”定为250人、1000人、2000人、2500人、5000人和10000人)中国2006年3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对“城镇”和“乡村”进行了新的划分。其中第四条规定,“城镇”是指在中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经该规定划定的区域。“生态城市(ecologicalcity)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

3、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模型气候、能源、矿产水、土地、生物气、日照环境影响主要矛盾:人类活动与自然还原能力的矛盾人类活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活交通:铁路公路、内河铁路、航空港口劳动产品主要矛盾:生产和生活的矛盾资源废物主要矛盾:经济开发和环境容量的矛盾教育、就业、居住、交通供应、文娱、环境医疗冶金、电讯、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森林、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文教、其

4、他。建筑:基建勘探、建设信息:电讯情报、出版新闻农业:农、林、牧、副、渔科教:科学教育、文化艺术。金融:金融保险、信托。贸易:商业外贸、旅游服务、饮食二、生态城市缘起与内涵(一)缘起与内涵(二)生态城市的分类(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组织形式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的最早起源于霍华德(EdwardHoward)“田园城市”理论,强调要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的原则,通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英格兰列契沃斯(Letchworth)是由霍华德设计并于1903年建成的田园城市,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仍然保持着较为

5、宜人的居住环境。(一)缘起、内涵生态城市(Eco-city)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响应。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开始。“生态城市”概念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其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社会生态化,即社会和谐经济生态化,即经济高效环境生态化,即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生态城市的内涵目前,生态城市实践活动已经遍布全球各地,这

6、些正在实施、或在研究准备阶段的城市。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体现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这些项目各自的特点,生态城市大致可分为8种类型。(二)生态城市的分类(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组织形式最有效的还是政府主导,公众和社会团体支持的模式三、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案例分析(二)(三)(一)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对比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SubTitle(一)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分析德国埃尔兰根:为解决25年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生态问题。政府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综合生态规划

7、编制与实施,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成为德国“生态城市”的先锋。日本东京:自70年代开始直到80年代,多学科领域专家共同系统地研究了东京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特征,取得一系列宝贵成果及成功经验。美国加州的伯克利:重视自然特征;以步行尺度确定中心服务半径400米,次中心200米;围绕中心就近发展,鼓励土地混合使用及高密度开发;继承与保护历史文化;创建慢速街道系统;利用风力发电(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地热为城市提供能源。芬兰的维累斯(Vuores):基本规划目标:保护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地形

8、地貌,维护区域宝贵自然特征,保持生态多样性、改善地区微气候和现有水系统;规划原则:建设生态城市,紧密结合自然,实现城市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森林中的“绿色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生态结构是该区域最核心的个性特征。有这样一座城市……那么干净···· 那么美······有这样一座城市……无论在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