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80149
大小:1.04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28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品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作品解读一、《荒原》1922年,艾略特在《标准》杂志创刊号上发表长诗《荒原》。它不仅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代表了诗人创作高峰,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也是20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西方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一)内容《荒原》全诗433行,分《死者葬仪》、《对奕》、《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章,使用了七种文字(包括题辞)和大量典故。题解中强调韦斯顿《从祭仪到神话》和弗雷泽《金枝》两部书中的圣杯传说、繁殖仪式和人类学所概括的复活原型对其创作的影响。《死者葬仪》以荒原象征战后
2、的欧洲文明。它缺乏水的滋润,需要春天和生命,然而现实却充满了低级欲念,半死不活。《对奕》把上流社会妇女和酒吧里的下层市民生活两相对照,同样庸俗而无意义。《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猥亵、空洞而虚伪的爱。《水里的死亡》篇幅最短,暗示死亡不可避免,人们所渴望的生命之水也于事无补。《雷霆的话》回到荒原主题,宣扬宗教的“克制、同情、给予”。全诗意象鲜明,情调和谐,借助暗示和联想,构成了完整的诗篇。(二)《荒原》的思想意义诗作发表后因晦涩难解一度颇受訾议。后经作者注解,研究者诠释,大致可以读懂。人们一般把它看作西方文明没落的写照。也有人从
3、宗教拯救着眼,认为诗作描写了孤苦无依的个人面临无边的黑暗战栗不止。至于解决问题已非人力所及,唯有在隆隆的雷声中静候甘霖降落。艾略特本人既未认可宗教拯救,也不赞成幻灭表现,甚至否认它是社会批评。“对我而言,它仅仅是个人的、完全无足轻重的对生活不满的发泄;它通篇只是有节奏的牢骚。”(三)《荒原》的艺术特征旁征博引:艾略特是集字、集句艺术的大师。他擅长把学自前人的东西熔铸在一种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感觉之中,将不同的文体纷然杂陈。语言变化多端,典故冷僻繁复。诗中极少用韵,大多为有节奏的自由体。《荒原》中有不少片断,以极其简洁的笔法表
4、现转瞬即逝的美使人心灵震撼的那一刻。二、《尤利西斯》1.情节一部高深莫测的“天书”。一度成为禁书。写广告商布卢姆与妻子莫莉、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一天内18个小时的活动与精神漫游。这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是作者乔伊斯与妻子诺拉定情的日子。以示纪念。2.人物布卢姆布卢姆是现代的尤利西斯,即《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尤利西斯是其罗马名字。是一个渴望回归精神家园的现代飘泊者。现代庸人主义者的代表。作者认为,现代世界乃是荷马时代的再现,现代生活是神话世界的世俗化。与尤利西斯比较二者的交叉点,在于它们都揭示了人类精神的漫游与回归心灵
5、故乡的渴望。所不同的是,尤利西斯是崇高悲壮的英雄,布卢姆是平庸卑琐的俗人。尤利西斯经过重重阻挠,最终身心皆归家园,而布卢姆之回家,却只是物质意义上的回家,精神依然在漂泊。斯蒂芬这是现代的帖雷马科,也是一个精神游子。愤世嫉俗的虚无主义者的代表。所不同的是,贴雷马科外出寻父,意志坚定,情感真挚,如愿以偿。斯蒂芬则盲目虚无,似真似幻,偶遇“精神之父”布卢姆,因其精神之孱弱,注定不能成为他永远的精神支柱,所以,酒醒之后离开布卢姆,继续其精神流浪。莫莉这是现代的佩涅洛佩,应该是精神故乡、心灵家园的象征。肉欲主义者的代表。但是佩涅洛佩
6、堪当此任,莫莉却不能。佩涅洛佩是荷马时代忠贞妇德的代表。莫莉是现代欲望的化身,实际上,也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精神飘泊。3.主题表现现代灵魂的飘泊,或现代人的精神漫游。作者把现代社会与荷马时代相对照,旨在说明,现代世界里人的处境远远不如荷马时代。荷马时代人的特征荷马时代的英雄奥德修斯(尤利西斯)、帖雷马科,足智多谋,品德高尚,富于道义感和责任心。佩涅洛佩也是坚贞不渝的家园卫士。所以,结局是美满幸福的大团圆结局。现代人的特征现代人类的代表,布卢姆、斯蒂芬和莫莉,是一群有着严重精神缺陷的反英雄人物,这样的人物互为家园,互为依托,注定
7、这种依靠是脆弱,所以,现代人被宣判永远失去了精神家园,其灵魂的漂泊是必然的。4.艺术特色(1)对位式神话结构原作十八章,都有与《奥德修纪》一一对应的标题,把相隔两千多年的互不相干的两个时代进行对照,暗示主题,揭示人类自古及今、亘古未变的漂泊不定的精神状态,说明“回家”是人类永恒的期望。从而赋予作品一种历史纵深感。(2)意识流手法小说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而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生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3)文体意识《尤利西斯》
8、素称“天书”、“奇书”,既与频繁用典有关,又与复杂多变的文体有关,几乎涉略人类文化的所有文体,如第八章,描写布卢姆在小酒店吃午饭的情景,据说采用的是模仿肠胃蠕动节奏的文体;第十七章,采用宗教教理问答的形式,等等。“在卡夫卡那里,所有这些都是明确的:卡夫卡的世界与任何人所经历的世界都不像,它是人的世界的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