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春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三精练第四章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 C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解析】 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之一。2.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解析】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国外转移,使本国的该类工业比重下降。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
2、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1985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解析】 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此时的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4~5题。4.图中①②③④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C )A.珠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浙江
3、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解析】 依靠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企业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浙江温州地区;依托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苏南地区;依托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东北地区。5.下列世界主要工业区中,可以为④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的是( C )A.美国硅谷B.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
4、海沿岸C.德国鲁尔区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解析】 ④模式对应传统工业区,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经验。(2018·浙江模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完成6~7题。6.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B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7.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D )A.中原城市群B.长株潭城市群C.成渝城市群D.长三角城市群【解析】 第6题,根据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我国城市
5、群的发展格局,错位发展、分工协作主要体现了城市群内部城镇间的协调发展。第7题,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次中心,周边城市协调发展,分工协作,城市等级体系完善,最接近该理想模式。8.目前,广东省正以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打破历史上岭南地理的天然屏障,连接周边地区,这有利于( A )A.大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经济腹地B.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开辟快捷的出海通道、物流通道C.泛珠三角省区能源等资源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泛珠三角省区转移【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岭南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因此许多外资企业向其他地区迁移,所以高速
6、公路通道建设有利于大珠三角经济区经济腹地的拓展。(2018·池州模拟)读“我国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发展B.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比重上升D.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整体上提高了经济效率10.生态城镇将城镇视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具的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下列关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改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C.强化城镇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