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区划

自然地理区划

ID:46859117

大小:11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8

自然地理区划_第1页
自然地理区划_第2页
自然地理区划_第3页
自然地理区划_第4页
自然地理区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区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第一节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第二节自然地区和自然副区的划分我国现采用三级区划:一级区,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二级区即自然地区: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7个自然地区。三级区即自然副区:全国划分为35个自然地理副区。约占全国面积的46%1、季风影响显著,风向、降水、温度均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更替。夏季风影响明显,湿润程度比较高。2、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岭不多。在呼玛—北京—郑州—钦州一线以东,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其间500米以下的面积很大,有广阔的堆积平原。3、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少部分为草

2、原。一、东部季风区第一节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4、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要来源。5、在第四纪冰期受冰川影响不大6、红色风化壳分布很广,长江以南尤为普遍。7、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约占全国面积的27.3%。1、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2、植被为荒漠和干草原3、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4、随距海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二、西北干旱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6.7%。1、新第三纪以来全区大幅度上升,形成平均高度4000米以上的大高原。2、气温很低

3、,太阳辐射强3、植被以荒漠、高山草甸灌丛为主,森林很少。三、青藏高原区4、由于古冰川的影响以及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成土母质的机械组成很粗,土层薄,加以成土年龄不长。成土作用缓慢,土壤剖面发育较差。5、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在冰缘气候条件下比较强烈的物理风化与物质移动,以及冰川和流水的搬运堆积。中国三个大区的主要特征在上述三大自然区的基础上,将全国进一步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第二节自然地区和自然副区的划分一、自然区的划分自然地区是根据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组合大致相同,区域气候的成因基本相似,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有一定共同性而划分的。同一自然地区对自然环

4、境的开发利用的方向基本一致。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温带冷湿性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耕作制为一年一熟。克服低温、冷害,保护森林是开发利用自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2、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夏绿林、森林草原景观。土地利用以二年三熟为主。春旱、水土流失及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自然环境中的主要问题。3、华中地区华中地区是湿热的亚热带常绿林景观,北部混有落叶阔叶林。提高复种指数、改良土壤、发展林业等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华中地区的西部地形复杂。自然界的垂直分带显著,不少地区或由于旱季明显,或由于日照时间偏短,或由于气温略低,使在水热状况组合的特征上同本区东部有不少差异。4、华南地区包括具有热

5、带性的地区,即把南亚热带划入华南地区。从气候、土壤、植被以及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看,南亚热带与热带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与南岭山地及其以北的地区差异较大。尽管冬季强冷空气南下时受到影响,但仍然不失为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南亚热带的北界基本上是我国热带作物的北限。将南岭南麓以南的地区划在一起,使华南地区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地区。5、内蒙古地区主要是温带干草原景观,西部为荒漠草原,是适于发展畜牧业地区。本地区改良草原的工作十分重要。6、西北地区为温带、暖温带干荒漠景观。山麓地带多绿洲,农业生产稳定。7、青藏高原以独特的高寒景观出现在我国西南部,前述的各个自然区划方案中,都把它单独列为一个

6、第一级的区划单位。自然地理副区主要是依据地形的差异,并参照土壤、植被的差异划分的。将全国划分为35个自然地理副区。所划分的单位,照顾了地貌单元的完整性,例如台湾、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等分别划为一个自然地理副区。一些面积较小的单元,如三江平原等,与自然特征相近的邻近地区划分在同一副区之内。二、自然副区的划分1、东部季风区Ⅰ.东北地区Ⅰ1大兴安岭北部山地Ⅰ2东北东部山地Ⅰ3东北中部平原Ⅱ.华北地区Ⅱ1辽东山东低山丘陵Ⅱ2黄淮海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Ⅱ3黄土高原Ⅱ4冀北山地Ⅲ.华中地区Ⅲ1秦巴山地与淮阳丘陵Ⅲ2长江中下游平原Ⅲ3江南山地丘陵Ⅲ4浙闽山地丘陵Ⅲ5四川盆地Ⅲ6云贵高原Ⅳ.华南地区Ⅳ

7、1台湾Ⅳ2雷州半岛与海南岛Ⅳ3南海诸岛Ⅳ4岭南丘陵和平原Ⅳ5滇南间山宽谷2、西北干旱区Ⅴ.内蒙古地区Ⅴ1内蒙古高原Ⅴ2大兴安岭南部与阴山山地Ⅴ3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Ⅴ4西辽河平原与燕山北侧黄土丘陵台地Ⅵ.西北地区Ⅵ1阿尔泰山与邻近山地Ⅵ2准葛尔盆地Ⅵ3天山山地Ⅵ4塔里木盆地Ⅵ5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3、青藏高原区Ⅶ.青藏地区Ⅶ1东喜马拉雅南麓Ⅶ2藏东川西山地高原Ⅶ3青东南川西北高原Ⅶ4藏南山地与谷地Ⅶ5藏北高原Ⅶ6昆仑山地Ⅶ7祁连山地与阿尔金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