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49791
大小:2.59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1-28
《消失在黑洞的奇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讲消失在黑洞的奇点1白矮星电子简并力支撑着白矮星。2中子星中子简并力支撑着中子星。中子的支撑力有没有限度呢?3中子星的塌缩当中子星质量超过奥本海默极限时,中子将会被万有引力压碎,中子星崩溃,成为一个黑洞。4小于1.44太阳恒星残骸恒星残骸白矮星大于1.44太阳(钱德拉塞卡极限)中子星大于2.3太阳奥本海默极限黑洞52、奇妙的时空弯曲6A、太阳周围空间弯曲的验证太阳使周围空间弯曲,其后的星光经过太阳附近时沿着弯曲路径行进,这个弯曲约为1.74角秒,1919年被证实。这不是光线被引力弯曲,而是光线沿最短路径运行的结果,或者说,在光线看来,这
2、条弯曲的路径就是最直的。7太阳对时间的弯曲太阳也使周围的时间弯曲。在太阳表面,时间流比远离太阳慢百万分之二,即一年慢64秒。8太阳表面的光线太阳表面的光线实际上是弯曲了约百万分之二发射出来的,即偏离1.74角秒,这近似于直线。9B、白矮星对时间和空间的弯曲白矮星可对其周围时空弯曲千分之一。它可使光线偏转数百角秒,表面的时间流每年慢8个多小时。10白矮星表面的光线白矮星表面空间弯曲千分之一,它的光实际上是偏离几百角秒后发出来的。11C、中子星对时空的弯曲中子星可对其周围时空弯曲十分之一,使光线偏转二十多度,其表面时间流每年慢30多天。12中子
3、星表面的光线中子星表面空间弯曲十分之一,它发出的光线偏离了二十多度。13D、黑洞对时空的弯曲光线从黑洞的表面根本就发不出来,换句话说,没有东西能够从黑洞逃逸出来,故名黑洞。143、奇妙的黑洞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史瓦西半径1CM山峰:10亿吨,史瓦西半径10-15米。人体:0.1吨,史瓦西半径10-25米。151、黑洞里面有什么?视界奇点10-33厘米,比原子核小1万亿亿倍。黑洞的边界162、最简单的天体当星体形成黑洞时,其表面乃至于内部的一切特性都被抹去,形成简单的球形的黑洞,有关恒星的历史信息消失了。描述黑洞最主要的参量是质量,还有两
4、个次要的参量:旋转和电荷。173、贪婪的黑洞无论黑洞吞食多少,其内部总是空空如也,所有质量都以一种未知的形式集中在黑洞中心的奇点。黑洞的体积呢?18黑洞的体积和密度太阳质量的黑洞,其视界周长是18.6千米。视界的周长正比于质量,一个1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其视界周长是186千米。类星体3C273中心有约20亿太阳质量的黑洞,其视界周长达370亿千米。194、黑洞之旅20下面黑洞的圆盘慢慢变大。你想,当你降到视界附近时,它就会像巨大的黑色地板铺满你的脚下,而你的头顶上是灿烂的星空。21随着你继续下落,黑盘子继续长大,竟从你周围升起,遮盖了一切,
5、只留下头上一道明亮的圆形光路,你能从它看到外面的宇宙,你仿佛走进一个洞穴,越陷越深。22你越陷越深,头顶的天空越来越小,已经进入视界了吗?23黑洞弯曲了星光24全天的星星集中在一起25接近视界26永别27巨大的潮汐力视界附近巨大的潮汐力使你受到极大的的引力差,这相当于把你的脚吊在钢梁上,而头部承受2000万人的重量。10亿公斤28宇航员发出的信息宇航员每隔相等的时间向飞船发一速绿色激光脉冲。29飞船舱接收到的信息飞船舱接收到的激光脉冲由绿到红,再到微波、无线电波,波长越来越长,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信号越来越暗淡。30时间冻结10M宇航员发出的
6、信号,传回的越来越慢。最后,当宇航员到达视界时,信号冻结了,飞船舱内看到宇航员似乎永久地停留在视界处。31宇航员的最后一个光子宇航员在黑洞视界处发出的最后一个光子试图逃脱,它会怎样运动?32宇航员的最后一个光子试图逃脱的光子不会象牛顿定律预言的那样,会飞起一段距离再落下来,而只能沿着视界运动,决不可能逾越视界,因为视界上的空间是二维的。33进入黑洞的路径物质粒子以极快的速度从黑洞边缘沿如图路径被吸入黑洞,它进入的轨迹为:A、如图黄线;B、黄线,但也可能围绕奇点旋转,螺旋落入黑洞。C、如图绿线。D、如图绿线,但有可能穿过奇点,多次振荡后静止到
7、奇点。34时空弯曲空间弯曲时间变慢引力红移太阳1.74角秒一年慢64秒。2/1000000白矮星数百角秒一年慢8个多小时。1/1000中子星二十多度一年慢一个多月。1/10黑洞空间封闭时间停止无穷大35时空观的改变空间的弯曲,空间的封闭,空间维数的变化。时间的变慢,时间的停止。奇点:时间和空间的终结,物质消失。天体死亡的最终结局是黑洞,是黑洞里的奇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点之处。36小于1.44太阳(钱德拉塞卡极限)恒星残骸恒星残骸质量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大于2.3太阳(奥本海默极限)小于1.44太阳37白矮星恒星墓志铭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一切皆空黑洞
8、中子星3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