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45738
大小:8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论文)民生财政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生财政问题研究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市场化改革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伴随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经济增长与福利分配之间的矛圧逐步显现,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享叉改革成果的机会并不公平。因此,民生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渐成为了公共政策的重要取向和财政投入的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列入了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用内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民生财政在制度层而己经迈出了关键的--步。民生财政的提出,是当前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中整合社会利
2、益和政府转型的必然产物。从学理上说,民生财政既是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理论的延伸和拓展;从改革实践來考察,民生财政则是当前我国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对民生财政的理论研究,不仅仅是为争取更多的民生支出提供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将有关民牛的财政制度安排纳入社会制度体系建设的结构Z屮,从体制上推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制度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财政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政策冃标与改革路径。(二)文献综述“民生”是革命先行者孙屮山先生首侣的一个政治主张。1905年孙屮山在《V民报》发刊
3、词》小首次提出民生主义,此后多次对民生主义进行阐述。“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民生主义就是“民享'',即“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当前围绕“民生”的财政制度建设在国内外各冇表述,在国外理论界主要是立足社会福利进行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其对民牛财政的研究己进入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阶段。在国内,“民牛财政”述是近年來新出现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中国学术界对当下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有关学术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1.国外关于民生财政的理论及政策研究当代西方学术界以公正为出发点进一步修订了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和公共
4、财政理论,有关社会福利的理论研究内容的渐渐扩大并体系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理论主张。(1)弗里徳曼的“负所得税"学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创始人弗里徳曼主张讣公共基金集小用于救济穷人,即向高收入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对低收入者增长失业补贴和社会接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前进社会的团体福利水平。这种方式实际上是通过补贴穷人的收入來扩展所得税,补贴的数额就是穷人未曾使川的所得税减免份额。负所得税的计算,可川公式表示:负所得税二收入保障数额一(实际收入x负所得税税率)弗里德曼作为继凯恩斯之后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
5、家,其关于“负所得税”的主张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独树一帜,在经济学界获得了广泛支持,但至今未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纳和实施。(2)哈耶克的社会福利理论。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相关观点是:a.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确使所有的人都得到保护,并免遭严重或残酷的剥夺。b利用法律规则调节贫富差距。面对各种“社会正义”的诉求,政府唯一的态度就是确使该自由市场秩序所依凭的那些原则得到一以贯之的适用,而不是差别对待。而法律的主要作用则表现在对政府的强制性权力给了严格的控制,从而把政府的强制性活动和垄断权严格限定在实施正当
6、行为规则的范围内。C.利用教育调节贫富差距,财政资金支付的普遍教育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最为重要的手段确立这样一种教育制度的做法至少可以使所冇的年轻人都处在这种社会阶梯的低端,并且在日后根据自身的能力经由整个阶梯向上攀登。”(3)公共选择理论对财政决策及社会福利的论述。当代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正如布坎南在《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牛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耍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公共
7、选择理论学派认为:a任何社会纟R织和外部观察者都不能确定社会的福利悄况,只有个人才知道他们H己的效用,因此,必须给个人充分的选择B由。b当个人需求偏好缺失与公共选择的才盾无法调和吋,应把经济问题上升为通过“政治程序”(公共选择方式)来解决。c“政府失灵”会扭曲公共资金的配置机制。布坎南所说,“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场失灵一样严重。1.国内关于民生财政的理论及政策研究(1)刘尚希的民生支出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t刘尚希认为,民生财政的基木导向是满足公共消费需求,以促进基本消
8、费的平等化,民生财政还具冇融合效率与公平、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矛盾的功能。他把民生财政的特点归结为:近年來,民生性支出增长超过了当年GDP的增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真正地做到了向民生方而倾斜;中央财政的民生性支出占GDP的比重在迅速提高,同时也表明中央财政改善民生的力度在不断加强。公共财政H益聚焦于民生问题,这显现出新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