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ID:46845208

大小:7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_第1页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_第2页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_第3页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_第4页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策略。方法:搜集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所有真菌培养阳性结果标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真菌培养阳性标本205例,真菌感染病例84例,深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呼吸道和泌尿道为真菌感染主要部位。结论: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大量广谱抗生素使用、侵袭性导管的留置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需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与治疗真菌感染。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广泛应用,近

2、2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重症监护室(ICU)中的绝大多数患者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或危重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各种导管的介入及留置,许多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以上诸多因素导致ICU患者是IFI的高发人群。国外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的IFI发病率不断增加,综合ICU真菌感染率为19.00%[1-2]o国内资料显示ICU深部真菌感染率为12.37%[3]OIFI对ICU患者是致命的威胁,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念珠菌病病死率为30%~40%,曲霉菌病病死率高达50%~100%。在大器官移植患者中

3、IFI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与熟悉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常见致病菌,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成为关键。现将ICU收治的危重病继发性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近年ICU患者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预后。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ICU病房2004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的所有真菌培养阳性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胸腹水、大便及各种引流液。痰液标本采集有三种方法:①清洁口腔后鼓励患者咳出深部痰液;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用吸痰管吸取深部痰液;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留取肺泡盥

4、洗液。尿液标本为留取中段尿液并立即送检。胸腹水及引流液为留取引流管中段引流液送检。血液为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1.2真菌培养方法:应用沙堡弱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酵母样真菌采用显色沙堡培养基鉴定菌种,丝状真菌依据菌落生长特点及镜下菌丝、翘子特征鉴定。1.3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4]:有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凡直接镜检阳性(镜下见假菌丝或有诊断意义的翘子),以及同一部位标本(除血液、脑脊液等密闭腔标本)连续>2次培养出同一种真菌者可诊断深部真菌感染。密闭腔如血液、脑脊液等一次培养出真菌即可诊断。毕业论文2结果毕业论文2.1标本组成:我院综合ICU科2004年1月

5、~2040年12月共送检标本1587例,其中以痰标本最多见,其他依次为血液、尿液、胸腹水、引流液、大便。真菌培养阳性结果205m2例,深部真菌感染84例,占住院患者的10.2%07年来真甘培养阳性率依次为9.2%、10.9%.10.4%,11.4%.11.7%,12.3%,12.8%O2.2真菌感染类型及分布: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m2占真菌感染的81.2%,其次为热带念珠菌、肺抱子菌、光滑念珠菌、曲霉菌。感染以肺部感染占首位,占70.2%,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19.7%,血液感染占5.3%,其他感染占4.8%o毕业论文2.3基础疾病:84例患者均有一

6、种或以上基础疾病,其中脑血管意外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8例,重症肺炎例15,严重心血管疾病14例,多发复合外伤例8,白血病4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毕业论文2.4感染因素分析:住院时间长、长期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各种有创导管的使用、机械通气、免疫抑制剂治疗、低蛋白血症为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2.5治疗与转归:根据病原学结果及药敏结果给予规范治疗,疗程18-56do主要为氟康400mg/d静脉滴注治疗,其次为伏立康哩200mg、每12小时静脉滴注治疗,重症者使用卡泊芬净首日70mg,以后50mg/d静脉滴注治疗,严重者采用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真菌

7、药物联合治疗。因严重感染死亡4例,其中1例为在院外感染致真菌性脓毒血症,2例白血病并重症肺炎,1例脑干出血并重症肺炎。3讨论毕业论文3.1ICU真菌的发病率及菌株分布:大量文献资料均提示,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5]。从临床资料分析看到,我院ICU住院患者的深部真菌感染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菌株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的真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在美国,念珠菌血症以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6]。白色念珠菌通常在人体皮肤、口腔、肠道、阴道等处存在,并不致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它的过度生长带来正常菌群平衡破坏,成为致病菌。白

8、色念珠菌细胞壁主要由糖原、甘露聚糖等组成,有很强的黏附能力,它能产生磷酸酯酶和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