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

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

ID:46843431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_第1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_第2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_第3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_第4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马克思主义谈诈捐门的背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首先,要强化民生意识,注重意识的反作用。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因为,民生问题包括了物质和精神,是二者的双重体现。12要从国家的实际岀发,重视群众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社会群众文化活动。要加大投入,针对各种类型的文化建设,创造有效的条件,结合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増设文化中心。另外,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如报刊、电视、网络,等等,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和指导,使广大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简单全面的了解;积极传播科学知识,使意识的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

2、服务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满足人民需求。在当前的社会体制下,关注民生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从世界观的角度出发,科学地分析了世界总体局势的发展,所以,其本身就蕴含着对民生问题的解决办法。要关注民生,就要从实际岀发,切实关注百姓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得到民心,顺应民心,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o另外,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其情况有所不同,为此,在实际中,要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根据百姓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进而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2010年1月22日,一网名为“善款去向”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称,章子怡在2008年汶JII大地震

3、期间宣布过的多宗捐助善款,只兑现了一部分。随后,网民们启动“人肉搜索”,质疑其善款是否完全到位以及善款去向。更有一位美国当地的网友爆料称所谓的“章子怡基金会”目前已经“名存实亡”。这就是令全国上下以及慈善界大为震惊的“诈捐门”事件。而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沉默之后,章子怡于3月I2日凌晨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详细回答了捐款风波中网友提出的各种质疑。章子怡否认自己有“诈捐”或其他违法行为,但承认自己从事慈善活动“缺乏经验”。从章子怡的解释中,可以得到所谓“诈捐门”的基本事实:一是实际募捐并没有那么多,许多只是认捐,并没有到帐;二是从募捐到捐款,整个过程存在着沟通的欠缺,以

4、致产生一些误会。其实,在许多的募捐活动中,一些个人、体、企业为了哗众取宠,博取社会公认度与知名度,认捐巨款,却迟迟不到帐的事时有发生。就连在红十字会、央视等机构组织的一些大型慈善活动中,某些人面对全国观众信誓旦旦地认捐,最后也变成一句空口白话。更不要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慈善之名,或博名利,或诈骗捞钱。正因为这样,在中国慈善事业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有学者提岀慈善也要讲究信用权。在法律意义上使用信用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但罗马法中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与信用相对应的信用权,只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权才在近代法律中得以确立。我认为信用是基于诚实信用原

5、则发展而来,是诚实信用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求。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在从事交易活动中,要做到恪守诺言、讲求信用、诚实不欺、以信为本,在不损害他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诚实信用原则和诚实信用观念。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之上,不同的商品制造者和所有者才能够坦诚地进行交易,促进商品流通,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伦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而这个信任

6、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正如在慈善事业中一样,只有人人讲信用,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慈善机制。它是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问所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从企业的商业伦理角度来看信用,狄乔治在《国际商务中的诚信竞争》一书中提岀了他独特的见解:“诚信行为既指与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相一致的行为,也是指将伦理道德要求的规范加于自身的行为。他指出了诚信行为的最大特点是:道德规范是“自加的和自愿接受的”,所以对企业这个'非道德神话'的主体而言,’要强调商家及其最高管理层的自律'。更为重要的是,他限定了诚信行为的范围,至少要以伦理上'无可非议的、

7、正当的正面价值'为最低的道德底线,也就是说企业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至少要低于这个底线。”因此,我们不如对信用权做这样一个定义:信用权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所具有的约能力和信赖程度的社会评价而享有的一种权利。因为从法律的角度上理解信用,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凡契约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当时交割的,存在时滞,就存在信用;第二层含义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民法草案中规定:“自然人、法人享有信用权,禁止用诋毁等方式侵害自然人、法人的信用。”由于信用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社会评价,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