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

ID:46832020

大小: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_第1页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_第2页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_第3页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_第4页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_第5页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_第6页
资源描述:

《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李瑞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内容摘要:对风险的防范既是一个战术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从社会变迁和风险词义的演变来看,在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今天被一些社会学家称*“风险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风险概念的词义发生了n次转型:从」个对客观危害描述的概念转向一个包含主观判断的概念,从最初对地理空间探索的概念转移到对时间探索的概念,风险的词义从与保险和连到与保险脱钩,风险的概念内涵也从一个统计学的概念走向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最后在20世纪形成了流行的“风险话语”和风险社会理论。风险话语和风险社会理论反

2、映了人类对自已的发展模式和对未来生存的命运重新思索。P4:风险话语从20世纪50年代始至今可分四个阶段,走过一条从狭窄的、技术专家关于风险准确计算的争论到有意识的公众剧增之前的自愿团体和社会运动参与的广泛的公共争议的道路。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主要议题是核能,争论的内容是安全与风险,风险研究范式是安全研究和风险评估与控制,参与者是专家和规制者,主要框架是技术一集体安全,交流的模式是内部进入,公众的作用被排斥在专家之外,学科主要是系统理论/分析,商业管理,决策和博弈理论、成本一收益分。笫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突出表现为反对者、生存第

3、一的观点出现,公众开始关注风险,风险分析、创新和传播理论占主导,对过去的假设推翻和提出疑问。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这一段时间关注主题是全球环境问题,风险交流、新的社会运动兴起,生存第一、物质丰富与普罗米修斯主义的争论,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卷入风险研究屮。第四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关注的主题是生物技术,争论的焦点是参与者的关系和现实的重构、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性与反思性现代性,集体责任成为主要话语,公众大规模参与,已开始从政治、文化与社会理论各层面展开研究,形成风险社会理论。P43:从词源学上考察风险(小k),尽管有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欧洲语系

4、來看,最早使用者是14世纪的西班牙的航海者和1319年意大利探险者。在一本法语词汇的词典中,埃瓦德将risque追索到意大利并将其置于早期的现代航海贸易和保险的背景下解释.(Ewald,FInsuranceandRisk,inG.Burchell,CGordonandP.Miiller(eds):TheFoucaultEffect,HarvesterWheatsheaf,1991,pp.198-199)P46:在本书中,笔者是以现代化为背景展开对风险的分析,下而以现代化两个阶段为分界点来回顾风险话语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图表2.5:风险话语比较)(

5、PietStrydom:RiskEnvironmentandsociety,OpenUniversityPress,p.74.引用吋略有改编)农业社会(民族国家建立后)1618世纪工业社会18世纪晚期・20世纪中期风险社会20世纪晚期…21世纪自然灾害资本新技术统治健康风险暴力贫穷危险国家经济/T业4:态规则牛-产/增长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宪政社会的自然权利正义责任法货币知识P85:媒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对人们的风险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媒体通过发达的传播系统,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独特的认识视角对风险意识传播有着特殊的作用0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从媒

6、体而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信息的,他们的看法是受信息发布的方式左右。因此,“媒体的掩盖程度、提供的信息量、表述危险的方式、对危险信息的解释、用于描述和形容危险的符号、比喻和话语”对人的风险、危险观形成都是很重要的。(【英】弗克兰•富里迪:《恐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0页)但是,也应明白的是,媒体只是增强和降低社会的风险、危险意识,而不是引起这些意识。换句话讲,人类的风险、危险意识更多来源于人类自身的一种生活的习性。人们总是习惯于认为会有不利后果出现,“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就是典型的表述,而大众媒体对此又加以推波助澜。媒体参与的

7、结果是不断地警告有某些危险,但媒体对于危险的关注只是表明问题的存在,并没有揭示原因。如果大众心态平和且知足常乐,那么,他们是不太可能受媒体操作的影响。作为个体,人的心态选择依然来自。进一步讲,人类风险意识的形成、扩张和衰退皆源于人的社会“实践知识”的增加与运用。(【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6页)迸一步讲,人类风险意识的形成、扩张和衰退皆源于人的社会“实践知识”的增加与运用。P211:全球化各阶段的要素比较项目前全球化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主体绝对主义国家(君主和教皇)民族国家(代议民主制、官僚制、司法

8、系统)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国内制度、国际体制)、跨国公司媒介军事暴力商品、资本、意识形态以及军事恐吓信息、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