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文循环

第二章 水文循环

ID:46829090

大小:1.3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8

第二章 水文循环_第1页
第二章 水文循环_第2页
第二章 水文循环_第3页
第二章 水文循环_第4页
第二章 水文循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水文循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5径流河川径流:指降水到达流域表面,经地面和地下注入河槽,并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河川径流的总水源(总补给)是什么?大气降水§2—5径流一、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二、影响径流的因素三、径流量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一、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是指从降雨到水流流经流域出口端面的整个物理过程。(一)产流过程: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净雨:降雨扣除损失后的雨量称为净雨。净雨和径流有何不同?数量上:净雨=径流净雨是径流的来源,而径流则是净雨汇流的结果;净雨在降雨结束时就停止了,而径流却要延长很长时间。地面净

2、雨→地面径流表层流净雨→表层流或壤中流地下净雨→地下径流地面径流总径流过程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二)汇流过程:净雨沿坡面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再沿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流域汇流包括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河网汇流:进入河网后的径流由支流到干流,从上游向下游汇集,最后都流经流域出口断面,这个过程称河网汇流。河槽调蓄作用降雨损失,进入河网的水量小于降雨量;汇流过程,径流过程比降雨过程变化缓慢。T时间tt涨t退OBWAC流量QQm降雨量P时间tQm——洪峰流量;t涨——涨水历时;t退——退水历时;T——洪水总历时;W——

3、洪水总量。二、影响径流的因素(一)气候因素(二)下垫面因素(三)人类活动因素(一)气候因素1、降雨同一降雨量,若强度大、历时短,形成的洪峰流量也就大,流量过程尖瘦。暴雨中心位置在下游时,洪峰流量较大。2、蒸发蒸发量大,水体损失量也大,径流量就小。(二)下垫面因素1、河道特性2、流域的大小和形状3、流域的位置和地形4、土壤岩石和地质构造5、植被6、湖泊与沼泽(三)人类活动因素大规模的水利措施,如修建水库、塘堰等蓄水工程和调节区间水量的引水工程,以及林、牧、水土保持等坡面措施和田间措施等,改变了流域的自然面貌,径流形成过

4、程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水利措施图片三、径流量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1、流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单位为m3/s。某一时刻的流量称瞬时流量,某一时段内流量的平均值称时段平均流量,如日(月、多年)平均流量等。2、径流总量W某一时段T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m3。它与流量的关系为:W=QT。式中:T——时段长,s、d、月、年;Q——时段T内的平均流量,m3/s;W——径流总量,(m3/s)·d、(m3/s)·月。例:Q=1m3/s,求每个月的径流总量W。解:W=QT=1m3/s×30.4天×86400

5、s/d=262.656万m33、径流深R将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均匀地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称径流深,以mm为单位。R=W/1000F=QT/1000F式中:W——径流总量,m3;Q——该时段内的平均流量,m3/s;T——时段长,s;F——流域面积,km2。4、径流模数M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称为径流模数,常用的单位是m3/(s·km2)或L/(s·km2)。当采用L/(s·km2)时,计算式如下:M=1000Q/F。5、径流系数α某时段内的径流深R(mm)与形成这一径流深的流域平均降雨量P(mm)之比值,以

6、小数或百分数计,α=R/P〈1本节小结一、河川径流1、概念2、形成过程(产、汇流)二、径流量的表示方法及度量单位1、流量2、径流总量3、径流深4、径流模数5、径流系数本章小结一、水循环与水量平衡二、降水的成因及类型三、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四、径流量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