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27774
大小:23.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答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审题:回答主观题,关键在于审题。审题要细心读题,推敲题意,看准已知条件,把握未知条件,判断知识范围,明确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就是做到“四审”,即:一审“范围”、二审“主体”、三审“角度”、四审“内容”。(1)要审设问的知识范围,即明确试题所属知识模块审“范围”就是要首先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但在审题时要注意:不同设问的知识范围的限定是不一样的。①有的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比较具体,直截了当地指明试题所属知识板块。例如
2、: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8(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8(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②有的设问范围可能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例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9(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9(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③有的设问范围是
3、隐性的,需要根据设问中的关键词及其背景材料作出判断。例如:2014年高考天津卷14(2):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应抓住关键词“公司或艺术家”结合设问和背景材料,确定其属于《经济生活》模块。(2)要审设问的主体设问的主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一般来说,《经济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党、政协、公民、人大代表等;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
4、三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名师精析]设问主体是企业或政府,答案组织一定不能偏离“主体”——企业或政府这个方向。[答案]企业: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理由:战略定位准确才能加快发展。②依靠科技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工艺,培养创新型人才。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③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优势陶瓷企业的规模。理由:价值规律的作用。政府:①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理由: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②大力发
5、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理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③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理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要审设问的角度,即审设问的指向设问的基本类型(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类。角度不同回答就不同: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6、 “是什么”——主要从“现象”“道理”“依据”“问题”等角度入手。例如2014年重庆卷13(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美贸易的特点。“为什么”——则从“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角度去回答。例如2014年大纲卷38(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设问主体是政府,答案组织一定不能偏离设问——“为什么”这个方向。“如何做”——应该从“措施”“对策”“启示”“解决”“处理”等角度解答。例如2014年北京卷38(2):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
7、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4)要审设问内容,包括问题的内容、客体、手段和过程 审材料内容。包括主体为实现目标而对客体采取的措施、手段及其过程。材料内容在审析中要求做到:第一、弄清每则材料有几层含义,主旨是什么。第二、结合设问对材料进行理论思考。第三、弄清各材料的内在联系,概括、归纳其反映的问题。这样,才能挖掘和提取有效的信息,建立理论与试题的链接点。2014年安徽卷38(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2014年浙江卷41(1):结合材料
8、,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这两个问题都要求考生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实际内容,把握材料核心,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审题过程也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基础,是考生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审题时一定要做到“四审”(范围、主体、角度、内容);考场上,一定要带着问题审析材料,做到看准题、看全题,并在审清题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