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26212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粘碳纤维加固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碳纤维加固技术交底工程名称济南市职工服务中心改造工程交底日期2016年8月5日施工单位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板底粘碳纤维加固工程交底提要板底粘碳纤维加固施工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完成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对图纸施工内容进行细化。2、妨碍加固工程障碍物已清理完毕。(1)屋面卸载完毕后方可进行加固;(2)室内隔墙拆除并清理完成;(3)室内上下水管网及其它管线已拆除完成。3、施工所用机具、设备及安全措施已准备完毕。4、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2、、难点及预防纠正措施;技术交底应全面、详细、清楚、准确、及时、具有可操作性;班前工长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口头交底。技术员要经常去作业面验证交底的执行情况,对不按交底要求施工的要即时改正。5、工长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安全交底,严格执行“三检制”,上道工序未报验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二、主要施工方法粘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基层处理→修补找平→涂刷底层→粘贴碳纤维片材→表面防护1、首先凿除构件表面的粉刷层或垫层至混凝土基层;对混凝土缺陷部位应按要求进行相应的修复处理.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浮浆,并打磨至坚实基
3、层;对不平整部位应进行打磨或修复处理.转角粘贴处应打磨成圆弧状倒角处理,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清除表面粉尘并清洗干净,保持基面干燥.2、按选用产品的要求进行底涂;对基面凹陷部位采用找平材料修补平整,不应有棱角.3、碳纤维下料和粘贴期间要保持碳纤维材料的干净整洁,严防褶皱、受损.拌胶的配比和操作严格按产品说明进行,搅拌充分和均匀.4、粘贴时保证碳纤维胶密实无气泡,厚度合适且均匀;碳纤维布胶能充分浸透碳纤维.碳纤维布多层粘贴时要分层进行;最后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应均匀面涂一层.保证粘贴平整,应尽量少搭接,无褶皱和扭曲
4、.5、碳纤维布搭接应满足构造要求.6、碳纤维肢固化期间应严防受到干扰.7、如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返工;检查粘结效果,如出现空鼓应进行补救,若粘结面积小于95%,则粘结无效,应重新施工。8、表面防护(1)在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抹一层粘贴胶料。(2)碳纤维加固后需刷防火涂料。3(3)胶粘剂固化后不准在粘贴构件上进行高温作业。(4)为保证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在表面涂抹5mm厚砂浆防护。三、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粘贴碳纤维布所用的粘结剂、碳纤维布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5、2)粘结剂的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2、基本项目:碳纤维布的粘接的密实度应当保证,不得有空鼓等缺陷。探测时,应将粘贴的纤维复合材分区,逐区测定空鼓面积(即无效粘结面积);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允许采用注射法充胶修复;若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2,应割除修补,重新粘贴等量纤维复合材。粘贴时,其受力方向(顺纹方向)每端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若粘贴层数超过3层,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对非受力方向(横纹方向)每边的搭接长度可取为100mm。3、允许偏差项目
6、,有效粘结面积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纤维复合材粘贴位置,与设计要求的位置相比,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10mm;长度负偏差不应大于15mm。4、质量记录(1)结构胶合格证明书及进场复试报告。(2)碳纤维布试验报告。(3)粘贴碳纤维布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五、安全、文明施工1、加固施工前,应熟悉周边情况,了解加固构件受力和传力路径的可能变化。对结构构件的变形、裂缝情况应设专人进行检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备查。2、在加固过程中,若发现结构、构件突然发生变形增大、裂缝扩展或条数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支顶并及时
7、向安全管理单位或安全负责人发出书面通知。3、在施工过程中,坚决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监督和检查,狠抓落实。4、操作电动工具时必须穿绝缘鞋,非机工不得随意拆装机械,若机具发生故障,应找机工修理。非电工不得自行接电,接电时必须请现场电工接,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改现场电路、电箱。5、电源、电器由专人负责,严密注意电箱、机械的漏电、接地是否灵敏有效,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找专业人员处理。6、
8、裁剪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源及输电线路。7、现场所有的易燃物品堆放应符合消防要求,并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38、所有的消防器材,应设有明显标志,消火栓附近不得堆积物件,并保证消火栓用水水源。9、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各岗位的操作规程,以免损及自身和伤害他人,对危险源应做出相应的标志、信号、警戒等,以免现场人员遭受损害。10、遵照国家或行业的各工种劳动保护条例规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