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

ID:46822693

大小:22.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_第1页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_第2页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_第3页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_第4页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如果说,在1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是中国这位大哥身后模仿的小弟,那么在19世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扩张的狂潮之后,日本便远远将自己曾经的老师抛在了身后。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和几乎相同的国情之下,两国都遭受了几乎相同的侵略方式,两国同样做出了变革的尝试。然而中国的洋务运动,终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日本的明治维新倾倒进了黄海,之后的戊戌变法,更是一次被冠上“百日维新”的短寿变法。中国至此积贫积弱,一蹶不振几十年;日本却趁此“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于是我们要问:为什么如此类似的两个国家会在近乎相同的事件中分道扬镳。威廉·G比利斯在《明治维新》中斩钉截铁地下了定论:明治维新乃是这一反差

2、的核心所在。明治维新,几乎所有知道日本的人都会知道这场在1868年发生的变革,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一样,它促成了一个未来的资本主义强国。彼时的日本,刚刚被美国人的黑船强行打开国门,正如二十几年前的中国一样,内忧外患,国内局势“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这一紧要关头实施的明治维新为何如此顺利取得了成功?明治维新的背景首先来了解一下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背景。政治上,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德川幕府的控制之下。德川时代的日本,并没有实行如同中国当时实行的行省制或者之前的郡县制,它其实更像西周时期的中国,地方上的权力由藩国控制,幕府的统治者——将军,凭借着手中的实权控制

3、了天皇,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幕府通过一系列措施,诸如“交替居住制度”以及削减各个藩国的军力和强迫藩国的统治者大名修建耗时耗力的公共工程的政令,确保了封建集权。它没有实行像中国一样的强大集权制度,这为之后维新的成功埋下了伏笔。日本的阶级结构也是很特殊的。在等级金字塔的顶端是天皇、朝廷贵族、将军和大名,其余的部分则分为四个不断下降的等级:武士、农民、工匠、商人。这些等级还可以接着细分,这里拿在明治维新中会起到重要作用的武士阶级为例,武士可以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上层的武士有自己的封地,他们的收入大部分也是从封地中获得的;中层的武士称为平侍,他们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享受较高的俸禄;下层的武士,

4、分为足轻——担任像信差或士兵这种角色、陪臣——上层家族的家臣、乡士——即地位比较低的乡村武士。事实上,从平侍阶级开始,想单凭俸禄富裕起来的武士已经很困难。下层的武士的经济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比武士的地位更低的农民和商人,所受到的压榨也可想而知。经济上,从18世纪早期左右开始,各藩国一直处于财政赤字的尴尬状况下,于是统治者通过加重农民赋税和要求武士捐款等方式解决财政问题。在19世纪,日本多数地方,农民要缴纳35%~45%的税。与藩国相似,幕府也是赤字累累,到1837-1841年为止,幕府的年度赤字已经超过了50万两[1]40。同时,由于商人组织和垄断经营能带来巨大的收入,所以有时藩国甚至直接给商

5、人经营垄断的特权。在这种情况下,下层武士和农民越来越贫困,他们的不满也越积越深。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藩国和幕府在19世纪四十年代进行的针对经济的“天保改革”。然而,幕府的改革以失败告终,这加快乐幕府的衰弱;然而某些藩国,如萨摩和长州,却通过成功的改革增强了力量,积累了能与幕府对抗的力量。外部方面,1853年7月8日,美国人佩里率领美国的漆成黑色的舰队来到江湖湾口,用坚船利炮向此前一直闭关锁国的日本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伟力。在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威胁之下,日本人大为震惊,只能答应了打开国门通商的要求。次年,日本和美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日美神奈川条约)。在此之后,荷兰。俄国等列强蜂

6、拥而至,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像对待中国那样对待偏安一隅的日本。资本主义的冲击极大打击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人民,日本人无法容忍外国赤裸裸的侵略,攘夷这个念头在武士阶层中深入人心,武士们提出“尊皇攘夷”的口号,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官员,袭击西方的外交人员和船只等,却在严厉的镇压下失败。然而失败之后,尊王攘夷运动就转变为旨在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文化上,18~19世纪,“兰学”在日本盛行起来。当时日本将西方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这里的“兰”指荷兰,当时世界强国之一。在这段时间里,日本掀起了学习荷兰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热潮,大量荷兰书籍涌入日本。日本人在这一阶段吸收的西方文化,或多或少为

7、以后的明治维新铺平了道路。19世纪中期的日本,正可以用一个“内忧外患”完美概括。这同时也是当时的中国面对的状况。两国同样需要改革,能够使自身强大起来与西方抗衡和解决国内激化的阶级矛盾的改革。明治维新内容对于明治维新的过程,这里并不打算详细展开。一是历来对明治维新的时间跨度没有定论,而来维新的内容繁多,影响巨大。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回到日本的权力中心。此前,天皇一直是幕府的傀儡,无法掌握实权。重新掌权的天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