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11721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孔子编纂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后世称之为“六经”。《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六种教材各有教学任务,对人的思想都有重要价值。《诗》之教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于是非不辨;《书》之教使人上知自古以来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而不至乱作评论;《礼》
2、之教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而不至于做事没有节制;《乐》之教使人心胸宽畅,品性善良,而不至奢侈无度;《易》之教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于伤人害物;《春秋》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有原则,而不至于犯上作乱。2、“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①孔子认为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庶、富、教”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论述的是治国的基本大纲。在他看来,人口、经济、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首先是“庶”,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民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
3、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②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论述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决定性作用。根据“习相远”
4、,孔子认为,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人应当终生不断受教育,这样才使知识的掌握和道德的修养不至于停顿、倒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对人民进行政治伦理教育,用礼教来整顿风俗,有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3、“有教无类”
5、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是说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它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官学以贵族身份为入学受教育的重要条件,以此保证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教无类”则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它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4、“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孔子主张推行德政、仁政,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政治贤才,也就是君子。为了保证具备君子品格的人能够实际参与政治活动,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倡导贤人政治
6、,主张“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内容是: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秀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把读书与做官联系到一起,做官成为人们学习的动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
7、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5、教学内容孔子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教授的内容做了调整。孔子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文”主要是西周传统的《诗》、《书》、《礼
8、》、《乐》等典籍,而品行、忠诚和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所以,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但是,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串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