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关键词]偏头痛;苦碟子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7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c)-054-01偏头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持续状态的临床症状严重,发作持续时间长,不宜缓解,是偏头痛临床发作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为探索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新方法,我们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有偏头痛持续状态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1)1年以上病史。(2)
2、有5次以上发作。(3)本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72ho(4)具有下列之中两个特征:①单侧:搏动性;中或重度头痛;上下楼或类似活动加重。②至少具有下列一项: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怕声。(5)偏头痛发作频率>3次/年。(6)本次发作疼痛程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7)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有急性或难以控制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8)颅脑CT或MRI排除器质性疾病。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64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2.0±9
3、.5)岁。将入选病例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分为2组,2组的年龄、性别、疼痛强度、伴随症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有可比性。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的病例为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液加VitC.VitB6、肌昔、10%氯化钾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5%葡萄糖液500ml加苦碟子注射液30ml(吉林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次/d,静脉滴注,连用5d;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液500ml加VitC2.0g.VitB60.2g.肌昔0.4g、10%氯化钾10ml,1次/d,静滴,连用5d
4、;治疗前6h及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疗偏头痛药物,如镇静剂、镇痛剂、钙离子拮抗剂、麦角胺制剂等。1.3疗效评定指标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分级法[1](0〜10分):0为无痛,10为最激烈的疼痛,1〜3为轻度,4〜6为中度,7〜10为重度。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疗效评定:显效:用药后5d内头痛完全缓解,数字分级法为0,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怕声症状消失;有效:5d内头痛减轻、数字分级法为1〜3,不影响工作学习;无效:5d后头痛未减轻,数字分级法无变化;改或加用其他治疗偏头痛药物,对治疗两组前
5、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方差齐性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有可比性。1.4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正常。仅1例治疗第5天出现药物疹,停药后药物疹消失,未影响治疗。1.5统计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根据资料的性质、特点,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3讨论《头痛病患的国际分类》(第二版)将偏头痛超过72h的称之为偏头痛持续状态[2]。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情绪紧张、睡眠障碍、精神刺激、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近年来,三叉神
6、经血管反射学说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由于多种因素激活了脑血管周围三叉神经未梢释放一些物质,如P物质(SP)、神经肽A(neurokininA,NK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0)等物质作用于血管壁导致脑血管扩张,脑膜血管内的血浆蛋白渗出、肥大细胞脱颗粒和血小板激活,刺激三叉颈复合体然后将信息传至丘脑和皮质产生疼痛,还可出现相关的自主神经症状及疼痛前产生的情感方面的表现[3]。苦碟子注射液系菊科植物抱茎苦卖菜全草经科学方法提取、分离、精制而成中成药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腺昔和黄酮类物质
7、。实验表明其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镇痛,镇静等作用[4]。研究表明[5]腺昔与A3受体作用增加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清除自由基、改善血循环阻止神经元发生缺氧性去极化等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腺昔还可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AA)释放在调节NO产生上起一定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33例中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苦碟子注射液可有效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且无副作用。[参考文献][1]罗盛,王新德,匡培根,等.养血清脑颗粒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临床
8、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5):291-294.[2]HeadacheClassification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HeadacheDisorder[M].2ndedCephalagia,2004,24:1-160.[3]匡培根,吴卫平.偏头痛发病机理及治疗与预防的新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