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05280
大小:7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超微粉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15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微粉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150例临床观察作者:杨一丁,王岩,高文勇,张伟【关键词】超微粉中药;乳腺增生病;外敷治疗;中药口服[摘要]目的用超微粉中药制备成外用药贴,临床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观察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3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全部为女性。按照乳腺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外用)总有效率94%,明显优于对照组(口服中药)总有效率8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vO.01)o结论中医外治法是治疗本病的较佳方法。[关键词]超微粉中药;
2、乳腺增生病;外敷治疗;中药口服乳腺增生病是现代医学名称,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众多研究证明,乳腺增生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紊乱,在女性月经周期雌建素增高,孕激素相对或绝对不足,黄体期缩短,使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及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而致生理性复旧不全。病理上表现为增殖细胞数量增多,形态变异,排列紊乱,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一种乳腺疾病。中医治疗本病较为擅长,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利用中药超微粉碎加工技术制成药贴外敷患处,加TDP照射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0例患者
3、均为门诊病例,其中治疗组15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8〜49岁;病程2〜13年,平均6年2个月;部位:一侧乳房患病36例,双侧乳房患病114例。对照组15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9〜50岁;平均40岁;病程2-12年,平均6年5个月;部位:一侧乳房患病40例,双侧乳房患病110例。全部病例均按随机分法分为中药外敷组和口服中药组,年龄及病程长短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b1.2诊断依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O01.2-94)制定。(1)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
4、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2)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3)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4)钥靶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液晶热图像等检查有助诊必要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1.3诊断参考标准(XXXX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症状与体征: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
5、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2)排除标准:排除初潮前小儿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发育症以及乳房良恶性肿瘤。(3)辅助检查:钳靶X线乳房摄片、B超、近红外线扫描、乳腺纤维导管镜、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1.4诊断标准(1)符合上述“症状与体征”中1项,不符合“排除标准”者;(2)乳房摄片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者;(3)经超声波检查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者;(4)经细针穿刺组织细胞学检查为囊性增生病者;(5)
6、中医辨证属于气血凝滞者。1.5治疗方法1.5.1治疗组(1)中药组成及工艺如下。中药组成:桃仁、红花、川瓠当归、赤芍、沉香、白芷、三棱、莪术、冰片、皂刺、穿山甲(由本院制剂室提供卜工艺:①将原料药净选后粉碎成超微细粉;取超微细粉100g,加入75%酒精50ml拌匀,密闭放置12h以上备用。②将竣甲基纤维素钠(CMC-Na)50g加到400ml冷蒸馆水中,搅拌后放置12h,制成透明黏稠凝胶液;低温放置备用。③将尼乙酯4g、尼丙酯4g溶于热蒸馆水XXXX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标准。2.1.1
7、疼痛分级与评分乳房疼痛0级:无触压痛,无自发痛(6分);乳房疼痛1级:触压痛,无自发痛(12分);乳房疼痛2级:自发痛,以经前为主,成阵发性(18分);乳房疼痛3级:自发痛,呈持续性,不影响生活(24分);乳房疼痛4级:自发痛,呈持续性,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30分b2.1.2肿块分级与评分(1)肿块硬度分级与评分:1级,质软如正常腺体(3分);2级,质韧如鼻尖(6分);3级,质硬如额(9分b(2)肿块范围分级与评分(1个乳房象限按1.5分计):1级,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1-2个乳房象限(3分);2级,肿块分
8、布范围局限于3〜4个乳房象限(6分);3级,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5〜6个乳房象限(9分);4级,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7~8个乳房象限(12分)□(3)肿块大小(最大肿块直径)分级与评分:1级,肿块最大直径S2cm(3分);2级,肿块最大直径2.1〜5cm(6分);3级,肿块最大直径>5cm(9分L2.1.3全身伴随症状评分见表仁表1全身伴随症状评分2.1.4疗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