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92731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绝望之中的渺茫希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绝望之中的渺茫希望分析绝望之中的渺茫希望,儿童是鲁迅对黑暗社会消极绝望中的一丝渺茫的希望,虽然也时时会发生动摇,但他却为此一直坚持走了下去。鲁迅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儿童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很爱孩子的,他认为作为长者,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①但这种对儿童的爱又是矛盾而困惑的,因为他时时看到儿童沾染了成人世界的恶俗,不知不觉中被扼杀了纯真的天性,变得麻木而可憎。鲁迅在谈到他的小说题材时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②
2、他对少年儿童形象的刻画亦是如此,儿童永远是鲁迅于绝望中寄托的希望,虽然也有无奈和动摇,但这渺茫的希望却是拯救中国最大的希望。一、聪慧纯真的儿童形象on《社戏》中的我因为母亲回祖母家消夏的原因,来到乐土平桥村,终日与小伙伴游戏。随后的一场社戏更加深了我对平桥村村民,特别是对那些活泼善良的小伙伴的感情,从双喜聪明的提议用八叔的航船晚上陪我去看戏,到看戏返回时因为肚饿桂生提出偷罗汉豆来煮着吃,再到阿发主动提岀应该偷自家大得多的豆,我们可以看到这群小伙伴的聪慧、纯真又憨直、公正无私。多年之后,平桥村儿时玩伴们的纯净透明的心灵还时时让我难以忘怀,所以在《社戏》结尾时,作者
3、这样说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③年长后的作者对儿时美好的友谊持以深切的怀念,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中难见真情,愈发引起儿时的感慨,我们再看一下他的《故乡》便可理解。《故乡》用在儿童身上的笔墨不多,但西瓜地的小英雄闰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闰土是他儿时崇拜的对象,与闰土相伴玩耍成为作者永恒的回忆。二十年后我重回故乡,记忆中美丽温馨的故乡已全然改变,变得萧索而悲凉了,而我再见的成年闰土,活泼的天性已经泯灭,代之以世故、麻木、困苦不堪,相见时的喜悦完全被闰土恭恭敬敬的一句老爷所击碎。作者慨叹于和闰土之间的隔膜,同情
4、闰土的辛劳,又有些迁怒于他的麻木,成年闰土是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而萧索的故乡则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这里不免渗透着对社会的批判。社会现实如此破败不堪、使人失去希望,但作者此时又在下代人宏儿和水生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④《兔和猫》、《鸭的喜剧》中虽然没有明确独立的儿童形象,但这两篇文章无疑是以活泼可爱孩童的视角和口吻写成的,展示了人间的爱与美。《兔和猫》中,邻居三太太买了一对白兔,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异的神色,和乌鸦争食时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春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和小孩子玩耍时驯良的站
5、在小手的圈里,但一有空,却也就溜开去了。⑤《鸭的喜剧》中的爱罗先珂买的四只可爱的小鸭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⑥它们自作主张跑到仲密夫人挖的河池里去洗澡,把爱罗先珂养的蝌蚪吃得精光,却让人又爱又恨、舍不得责罚。作者以未泯的童心,写出了对自然、对小动物的热爱,透过写作,我们能看到一群天真、欢乐的儿童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二、无辜受害的儿童形象鲁迅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中国儿童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犀利地形容道: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席,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
6、不消说女人和小儿。⑦《明天》中的宝儿和《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妹子都是无辜死亡的儿童,三岁的宝儿被一个装神弄鬼的中医何小仙误诊而死,狂人的五岁妹子死于被吃,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无辜早夭令人痛心,更为痛心的是,作为长者的单四嫂子和狂人的母亲,虽有着更为独立清晰的思考能力,也没有看出此时社会的吃人本质,对于子女的惨死,她们伤心之余,也不过表现的是理所应当的接受和顺其自然的无奈。鲁迅在《明天》的结尾中这样写道: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⑧这里他用曲笔痛心地向所有人反诘:人民都不起来打破头顶的黑暗,明天如何到来?儿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面对这么多无辜被
7、害的孩子,中国的明天何在?《药》中的华小栓同样是封建社会的无辜牺牲品,他患了康病,据旧社会的说法吃人血馒头可以治愈,于是华老栓为了自己的儿子不惜花重金去买当天行刑的犯人的血,小栓毫不知情地吃掉了这个馒头,在周围人一片包好、包好的保证中,还是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更为戏剧化的是,华小栓吃掉的是革命者夏瑜的血,如果说黑暗的封建社会是吃人的,那么这些看似懦弱的国民用他们的愚昧反而吃掉了试图帮他们打破黑暗的革命者,这是何等的悲哀而可憎,一场不彻底的辛亥革命过去后,留给国民的只有依旧的麻木。鲁迅以华小栓的悲剧为中心,批判了革命的不彻底和人民的愚昧麻木,呼吁着更为彻底的变革社
8、会的方式,急切地渴望中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