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ID:46792707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_第1页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_第2页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_第3页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_第4页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聚丙烯发泡材料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聚丙烯(PP)发泡材料相对于传统泡沫塑料的优异性能,指岀PP发泡的关键在于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原料、设备以及生产配方,同时简略介绍了HMSPP的制备技术、发泡工艺、常用的设备以及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商。对国内科研工作者而言,聚丙烯发泡材料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挑战课题。关键词:聚丙烯;高熔体强度聚丙烯;设备;加压发泡1聚丙烯发泡材料简介泡沫塑料是塑料中含有大量气孔的材料,其由于具有质轻、绝热、隔音、低成本、热导率小、比强度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包装、运输、汽车、建筑等材料中。常见的泡沫塑料主要包括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和聚烯桂三大类。

2、其中,聚苯乙烯发泡制品因难以降解回收,被公认为“白色污染”,已于2005年被联合国环保组织宣布停止生产和使用;而聚氨酯的发泡材料,因在发泡过程产生有毒的异氧酸酯残留物,也难以达到现代工业对环保的要求[1]。相对而言,聚烯桂,尤其聚丙烯(PP)发泡材料在使用性能、生产成本以及环境的影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良好的热稳定性(最高耐热温度130°C),优异的而寸化学腐蚀性和可降解性,较高的韧性、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以及较低的加工成本,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PP发泡材料开发的历史较短,国外许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聚丙烯发泡材料,但是由于传统的PP发泡工艺性能较差,特别是

3、发泡PP片材的生产技术难度较大,使其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泡沫塑料制品,因而直到1980年PP发泡才实现工业化[3]。传统PP的发泡工艺性能很差,这是因为普通的聚丙烯为柔软的长链大分子结构,结晶度和结晶倾向较高,达到熔点后粘度迅速下降(熔体粘度较低、熔体强度不足),此时发泡会发生气体逃逸,PP熔体无法包裹气泡,进而导致泡孔塌陷[4]。多年的研究表明,提供高熔体强度的聚丙烯(HMSPP)是制备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设备和配方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备和配方的细微差别会导致生产的聚丙烯发泡材料的性能发牛显著变化。2发泡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制备咼熔体强度聚

4、内-烯(HMSPP)可以通过提咼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分子量分布、接枝长支链等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可分为工业直接合成法、交联改性法、共混改性法等。2.1工业直接合成法工业直接合成法是在聚丙烯的链段上引入长支链,直接合成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聚合改性法,该方法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加入合适的二烯桂以及特定的催化剂,如茂金属催化剂进行共聚聚合,最终得到分子量分布宽的长支链聚丙烯,显著改善了熔体强度和熔垂性能⑸。比利时Montell公司(其前身为Himont)在开发HMPSS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公司在1994年推出的ProfaxPF814树脂,其熔体强度是

5、具有相似流动特性的传统均聚物的9倍,具有良好的发泡工艺性能。ProfaxPF814的力学性能及粘度特性与传统PP的比较见表2[6]02.2交联改性法聚丙烯的交联改性是通过有机过氧化物、硅烷或者辐照的手段使得线性的聚丙烯转化为三维网状的体型结构,其通过凝胶含量的数值来衡量熔体强度的大小,通常凝胶含量高表明熔体强度好;而适用于发泡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其凝胶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过氧化物化学交联法是目前国内在PP发泡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通过将含有聚丙烯、含有双键的单体、过氧化物以及秋兰姆单体的原料反应挤出,得到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当其使用TMPTA时,熔体

6、强度提高至0.44N,凝胶含量为9.8%0核能的推广使得釆用辐照交联技术来提高PP熔体强度成为可能,目前,辐照交联是唯一实现工业化生产PP发泡的技术。与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法相比,辐照法具有节能、工艺简单、条件容易控制的优点,但其也存在有效交联厚度受到电子射线穿透能力的限制,仅有利于薄制品制备的缺陷。常用的引发射线是高能电子束和钻源60Co-Y射线。早在1995年黑蒙特股份有限公司[8]通过高分子量线性丙烯聚合物在降低活性氧的环境下进行高能量辐射,使得材料中的自由基活化而制备得到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辐照技术时,聚丙烯的降解和交联是同时进行的,为抑制降解副反应,一般会加入

7、特定的交联助剂(又称敏化剂)。硅烷交联技术起步较晚,但因其制备的产品机械和电学性能优于前两者而得到长足的发展。青岛大学[9]通过将聚丙烯、不饱和硅烷与硅烷醇解剂、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硅醇缩和催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接枝助剂预先混合,再将混合物一起喂入螺杆挤岀机中,在控制温度、转速和喂料速率条件下,进行熔融挤出,实现聚丙烯与硅烷的接枝与交联。2.3共混改性法由于工业直接合成法在我国尚没有突破性进展,加之国外进行技术保密,导致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价格高昂,生产上完全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