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92354
大小:19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二。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鲜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各国国君对各家“兼而礼之”。这反映出A.学术争鸣
2、导致政治纷争B.汉代崇尚多元文化并行C.诸子百家取得并重地位D.政治需求助推文化繁荣2.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B.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C.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3.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差等”,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二者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
3、同B.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C.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D.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4.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C.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5.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当时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B.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8-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
4、子思想共识D.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6.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这反映出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C.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D.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7.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B.兴办太学C.颁布推恩令D.独尊儒术8.“罪已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正式的
5、“罪已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B.君相矛盾趋于尖锐C.统治思想发生变化D.封建迷信思想泛滥9.程颢、程颐说:“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有是理也。”这表明“二程”旨在强调A.理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B.宇宙万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C.事物对立面的转换有其必然性D.现存社会政治秩序的完美性10.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
6、求科学之真的精神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11.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性》;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B.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C.社会风气日益开放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12.元代文学家谢叠山在评价程朱理学时说:“儒者常谈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在我辈人承当,不可使天下后世谓程朱之事皆大言无当也。”这一言论说明A.理学利于培养民族性格和德操B.元代文学吸
7、收了宋代理学精华-8-C.元代继承了儒学并进一步创新D.程朱理学对儒学发展贡献巨大13.王阳明既反对“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又反对“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这反映出王阳明A.反对程朱理学的理欲观B.要求人们讲究“知行合一”C.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认为良知支配着人的行为14.李贽指出:“正义即是谋利”,“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这一主张A.发展了理学的空谈禁欲说B.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愿望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潮流D.彻底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15.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
8、”,由材料可知,王夫之A.彻底批判儒家思想B.主张“致良知”C.认为人欲也是天理D.强调经世致用16.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