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指导

生理学复习指导

ID:46780989

大小:8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生理学复习指导_第1页
生理学复习指导_第2页
生理学复习指导_第3页
生理学复习指导_第4页
生理学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学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理学复习指导(一)绪论1、复习内环境、稳态、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B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注:针对这些概念,教材中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动脉血压的压力性反射就是一个负反馈的极好的例子匕了解一下教材捉到的例子。一、细胞的慕木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等,复习这儿个概念,复习代表的物质。2.细胞的兴奋性和牛物电现象:(1)兴奋性和阈值(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3)极化、去极化、超极化、阈电位的概念(4)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注:查看一下辅导资料中摘编的相关内容。3.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2、(1)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兴奋一收缩耦联注:这个过程抽象,要结合图像资料来理解,但不必深究。了解一下前负荷、后负荷的概念。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内环境L稳态注:这里有教材版本差异,新版教材是在绪论提到这些内容。⑵血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的概念注:复习一下这几个概念,了解涉及到的几个数子,比如血钠,血氯的正常值,一般血量有多少,PH值,晶体渗透压(80%来自钠和氯)和胶体渗透压(80%来自白蛋白)各自的主要决定因素等等内容。(3)血浆、血清的概念;血浆渗透压1.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及基木功能注:

3、在这里会遇到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了解一下铁和维生素B12和叶酸在红细胞生成中的作对,这对后期复习贫血有帮助。白细胞和血小板的部分,既往会考一些IL2最哪种白细胞分泌的,TXA2有强烈的促血小板聚集作用等。通过看看这个单元的练习题,获得一些认识。2.血型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原则注:在辅导资料屮对此进行了整理,建议参考。教材中的一些描述:如“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IgG,因其分子较小,因而可能透过胎盘匕这样的描述很方便的可以设计为选择题。要注意一下教材屮的类似的描述。3.血液凝固和抗凝注:要注意教材屮提到的比如“凝血因子除FIV

4、是CA2+,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匕这样的一些内容,非常好用于出选择题。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途径,首先从概念描述上来区别两者,了解它们的共同部分和不同部分。三、血液循坏注:这一章的内容比较抽象,辅导资料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1.心脏生理注:了解比如心率;心动周期、心输出虽,泵血功能的评价等内容。対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容积、压力以及瓣膜的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要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理解心源性休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心病等有帮助。各个时期心室的压力和体积的变化。新版教材小还提到四种心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心音)产生的生理基础,可以

5、了解一下,对于后期临床学科的复习有帮助。心输出量及具影响因索:这里会看到每搏输岀量和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每搏功;每分功;前负荷;后负荷等几个名词。从文字描述上理解这几个名词的含义。对于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学习有帮助。窦房结、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比较复杂,建议学握儿个主要的内容即可。比如心室肌细胞、窦房节细胞每期主要山哪种离子构成。有效不应期、相対不应期、超常期、房室延隔的意义等。2.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概念⑵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注:理解一些名词和机制。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血管

6、和体液)注:比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索、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由两套神经系统共同参于控制。4、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注:参考辅导资料中的描述。生理学复习指导(二)呼吸系统教材在呼吸的绪论里提供了一幅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包括了肺通气、肺换气(两者相加是外呼吸);气体的运输;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两者相加是内呼吸)。看看这张图对理这儿个概念很有帮助。接卜-來我们会看到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它们会涉及到主耍的呼吸肌和辅助的呼吸肌。教材中的一些描“一燉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运动呈腹式和胸式混合式呼肿,只

7、在活动受限时才会出现某种单一形式的呼吸运动。婴幼儿,肋骨倾斜度小,位置趋于水平,主要呈腹式吸吸二如果出-•道选择题:婴儿呈腹式呼吸的原因是什么?难度还是有的。肺内压,我们要了解吸气时肺内压是先负,后逐步升高到等于大气压,等于Z后吸气停止。呼气时,肺内压先高(注:这是我们的呼吸肌的作用产生了压力的结果),而后逐步降低,到等于大气压时,呼气停止。胸膜腔内压始终是负压。它是一个封闭的腔体。在整个的呼吸过程中,肺始终处于被扩张状态而总是倾向于回缩。教材屮捉到了三个等式,教材通过等式的变化来演绎了这个结论是如何产生的。了解一下。接下来会冇弹性阻力

8、、总弹性阻丿J、顺应性、比顺应性、表面活性物质、肺功能评价指标(潮气量、补吸气量……)这些内容,网校提供的导读中做了很多的摘编并配有图示,建议参考。在肺换气一节,会看到影响肺换气的因索,是3点,要注意。具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