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千年古镇-青城的保护与开发

黄河千年古镇-青城的保护与开发

ID:46779875

大小:209.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黄河千年古镇-青城的保护与开发_第1页
黄河千年古镇-青城的保护与开发_第2页
黄河千年古镇-青城的保护与开发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河千年古镇-青城的保护与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河千年古镇一青城的保护与开发Themille衄iumtown“ongtlleYellow鼬Ver一龇protection锄ddeVelop删mtofQingchengto、)l,n冯硕(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甘肃省榆中县青城古镇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碧镇”之一。通过对青城古镇的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其古建筑群落具有鲜明的西北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因此建议对青城古镇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保护重在强化古镇的院落生活空间,修葺并完善传统建筑样式,保持地方人文资源风貌。关键词:青城古建;历史文化;保护开发

2、^b8tract:Ganmpro吨lceYu出ongCountyqir移hengtownl口lown笛吐屺"也eYenowRjverMill明Jli吼t佣m”,竹C1limisoneofme丘rno懈historicalandcul臼1raltowm".The她gchengtownon一血e—spoti11_娜dgation,fo眦dmatdlc妒∞pof柚.ci∞tbllildin昏、)l,idldisdnctno加estre百oIlalch锄ct面s血,propo鸵dtoQiIlgchellgtownt0carryoutscier岫&and撇so

3、nableprotecdonanddeveIopnlenc.Key-∞rds:andentQiIlgchengTown;llistory卸dculcu雌;protecdon狮d抵,dopment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965(2012)02—0098一031风雅之乡文化名城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座古城镇一青城。青城镇地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距离兰州市区90公里,距白银市30公里。青城又称条城,三面环山,北靠黄河,水陆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遗存众多。2006年被甘肃省建设厅、甘肃省文物局命名为“甘肃

4、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城自古以来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水陆码头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唐宋元明时期这里曾是边防军事重镇,根据史料<甘肃通志>、<兰州府志》和<榆中县志>记载:唐朝在此修筑龙沟堡(旧城),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吴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龙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或“条城”o后来为了纪念狄青,将“条城”又称为青城。青城历史文化悠久,历代文人荟萃、商贾云集、

5、会馆林立,创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这里文教兴盛,民风淳朴,被誉为“风雅青城,仁义之乡”。据统计,青城在科举制度时,先后考取了”名进士,其中翰林1人:文举23人,武举51人,孝廉方正8人,贡生83人,秀才不计其数。青城在各个历史时期还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如著名的书画家白元文、李公善、高炳辰、王元、高士林,诗人顾名、罗经权、杨绍玢,教育家张锦芳、张兆熊、张照南,地理学家曾成睿,剧作家李干城,针灸学家高涵九,甘肃省第一任文史馆馆长杨巨川等。青城是水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o明末清初,青城就生产水烟了,到清嘉庆、道光年间,水烟的种植、加工、销售达到

6、了鼎盛时期,当时的水烟作坊已有2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使青城形成了独特的水烟经济。水烟业的兴起,推动了古镇青城加工制造、商贸交易、教育文化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古镇青城社会经济全面繁荣,形成了古镇青城独特的水烟经济文化、民居民俗文化、家族宗祠文化等o2明清古迹陇上平遥青城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至今的有60余处古民居建筑群落,高氏祠堂、青城书院、青城隍庙、罗家大院以及大量的碑碣石刻等,都是青城古镇历史兴衰的实物佐证。古建居群主要分布在城河、新民、瓦窑、东滩几个村落,其中城河村分布最为

7、密集,约占古民居数量的80%。这些民宅绝大多数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建筑,被认定为明代建筑1处,清代建筑33处,民国建筑15处。其中完整的四合院有12处,比较完整的四合院18处,残缺的有14处,仅存门楼的有16处。高氏祠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青城书院、青城隍庙、罗家大院和几十处民宅四合院等。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50年f公元1785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高氏祠堂坐南向北,耸立街心,一进三楹,由山门、过厅、雨廊、大殿组成,其中殿堂、廊坊共计20多间。大殿里面悬挂着清道光帝御赐高鸣桂

8、“才兼文武”和成丰帝御赐高鸿儒“进士”的匾额。院中一株百年古柏巍然屹立,使整个祠堂更显古朴典雅。祠堂保存得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