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78138
大小:662.70 KB
页数:145页
时间:2019-11-27
《经方学家黄煌教授论文设计选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煌医学论文选辑经方三字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1、医之学,方为本,仲景方,方之根对中医来说,方是极其重要的。古时称中医为方脉家,医术为方技,日本则称中医为汉方。无论是伤寒派,还是温病派,是古典派,还是现代中西医结合派,是讲脏腑辨证,还是讲六经辨证,到最后交给病人的都是方,所以,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说:“医之学也,方焉耳”。方,是中医的内核,是根本。中医的方剂,数量多得让人兴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有100卷,方16834首;《圣济总录》有200卷,有方2万首;明代的《普济方》有426卷,方61739方;我校编写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医方达96592首。要熟悉掌握这么多的方剂,既不可能,也无
2、必要。因为关键的方剂,不过上百首,这就好比汉字的字根,英语的词根,是组成千万张处方的基本构成,可称之为“方根”。方根在那里?在《伤寒论》,在《金匮要略》。这两本书的方剂,并非张仲景一个人独创,而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用药经验,而且经过后世数千年无数医家的临床验证被证实并发展,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经自身试验筛选出的临床有效良方。只有把这两本书弄通了,才能在临床上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后世名医虽多,其临床的基本法度都不出仲景学术的范围。所以,成无己说“仲景之方,最为群方之祖”。张元素说“仲景药为万世法”,王好古说“执中汤液,万世不易之法,当以仲景为祖”,朱丹溪
3、说“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笔者说仲景方当为中医之根,为中医之魂。可是,现在古典的东西往往被视为不合新潮的,是阳春白雪的,是束之高阁的供观赏的古董。这是对中医学的无知。中医学的经验性是极强的,经验的东西就需要经过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和锤炼,时间越久,经验提炼的越精,就象好酒一样,越陈越香。《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在数千年的实践中证明它是有用的,是科学的,在临床上是能解决问题的。学经方,离开了仲景方,那就成了一句空话。2、读原文,要类比,抓主治,识方证。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最好读白文,也就是未加注释的原文。古往今来,注《伤寒论》的有数百家,注《金匮要略》的
4、也有几十家,其中虽不乏精品,但大多数是随文演绎,无大发挥。这些注释看多了,往往把你带入大空世界,使你在所谓理论的解释里混混屯屯,云里雾里,而临床实用功夫则十分贫乏。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文笔十分朴实,多为临床实际的客观表述,少有空洞的解释,故读白文是可行的。不过,两书的体例为条文式,孤立地读常常不得其要,必须采用分类比较的办法。按什么分类?古时候有按六经分,有按治法分,有按症状分有按主方分,分法较多。笔者倾向于按主方主药分。按主方分,徐灵胎的《伤寒论类方》最好。这位医学家研究《伤寒论》三十余年的心得之作,形成初稿以后,竟反复修改7年,其间五易其稿,最后他才写上“乃无遗憾”四字。
5、他采用的方法就是将《伤寒论》方分为12类,如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栀子汤类、承气汤类、泻心汤类、白虎汤类、五苓散类、四逆汤类、理中汤类等。笔者拙作《中医十大类方》是以主药分的,其特点是以药类方,以方名证,主要便于初学者,便于记忆。本书并非中医经方的全书,而仅仅是为读者提示一种认识并掌握中医经方的一种方法。经方何止十类?本书之所以题名为《中医十大类方》,只不过为读者阅读本书增加一点轻松的氛围而已。应当指出,无论按方分或按药分,关键是要抓主治,识方证。许多人对方论以及方剂功效的解释比较热衷,而对其主治则轻描淡写,含糊其辞,一笔带过。这可以说是混淆了主次。对中医来说,经方的主
6、治是最要紧的,解释在其次。方证最关键,功效在其次。药物的应用指证称之为“药证”。方剂的应用指证为“方证”。如桂枝的应用指证为“桂枝证”,桂枝汤的应用指证为“桂枝汤证”,这是古人应用药物和方剂的根据和证据,是中国人几千年积累起来使用方药的最为实用和重要的经验。如把桂枝比作箭,桂枝证就是目标,目标对准了,命中率就高,同样,药证、方证相对了,疗效自然会出现。换句话说,药证相对了,这就是必效药、特效药;不对应,则是无效药。这是中医取效的关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用药十分严格,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无是药,加药或减药,都以临床见证的变化而变化,决不能想当然地随意加减。故恶风、汗出、脉浮用
7、桂枝汤,如汗出多,恶寒关节痛者,必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如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又必加人参,名新加汤。如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则要去桂枝,加白术茯苓,这就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心下悸,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则为咳逆上气。大剂量药与小剂量药的主治也不相同,同样是桂枝汤的组成,但桂枝加桂汤的桂枝5两,其主治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汤倍芍药主治腹中急痛,方名也改为小建中汤。又虽用过某药,但其证未去,则仍可使用某药,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