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74392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探析【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尤为常见,裂缝细微影响感官,当裂缝宽度超过允许范围时,就会影响结构安全性,达不到使用要求。【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探讨为了更好的做到温度裂缝控制工作,首先要做到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是在于保持事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泥土免受不利温度、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1.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
2、料反应),模型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再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泥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时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不是很均匀,存在着很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因此掌握温
3、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1.温度应力的分析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一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2)中期:自水泥放热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
4、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叠加。2.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1)合理的分缝
5、分块;(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效应,此时表面温度较周围环境气温高,此时拆除摸板,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再拆触摸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上的含筋率极低。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
6、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1)碱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2)碱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3)掺碱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4)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5)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抹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4.体会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
7、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防止表面裂缝。(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科]【参考文献】[1]《GB50204-2002》.[2]《GB8076T997》.[3]《GB50164-199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