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70718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电炉炼钢氧枪的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转炉炼钢的生产流程及各主要设备和工艺参数,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拿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并通过一定方案的比较、论证的能力和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为今后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具有I•分重要意义。2.专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专题的研究,进一步了解电炉炼钢氧枪的技术问题,从而得知氧气炼钢具有速度快、产量高和质量好的工艺特点。氧枪的性能直接影响钢的产量、质量、品种、原燃料消耗及成本等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并且通过对氧枪的研究与性能的提高加强氧枪喷吹的效果,缩短冶炼的周期,所
2、以说氧枪是氧气炼钢的关键设备,而其性能又主要取决于氧枪喷头的构造及制作质量3.外国文献翻译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外国文献的学习和翻译掌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的和关术语;了解冶金工业相关技术的最近发展方向,丰富冶金专业的新知识;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专业知识欠缺、科技文体不熟、专业词汇來量不够所带來的各种困难,为后续专业双语课的学习扫除障碍,为将来的学习及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电炉炼钢的发展情况:自上世纪中叶至今,尽管转炉炼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世界电炉钢比例不断增长,从1950年的7.3%壇长到2004年的33.8%。电炉钢比例的壇长,主要是由于跟高炉转炉
3、长流程相比,电炉炼钢具有固定投资小,消耗铁矿石,焦炭,水等资源少,占地而积小,可比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少,工厂可接近资源产地及市场,启动及停炉灵活等优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木世纪前四年,世界上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主要产钢国家各国粗钢产量稳步增长,电炉钢比例不同国家有增有减,总体上有所降低,从2001年至2003年电炉钢的比例从35%下降至33」%。2004年虽然粗钢产量壇长迅速,但世界电炉钢比例从33.1%上升至33.8%。2.我国现代电炉炼钢的发展情况:在2001-2003年间,我国钢生产迅速发展,年增长速率达20〜22%,远高于世界同期增长速度。电炉钢增长速度更高,达27-28%,
4、电炉钢比例回升了约2个百分点。在电炉炼钢屮氧气炼钢具冇速度快、产量高和质量好的工艺特点。氧枪的性能直接影响钢的产量、质量、品种、原燃料消耗及成本等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所以说氧枪是氧气炼钢的关键设备,而其性能又主要取决于氧枪喷头的构造及制作质量。所以说氧枪技术的研究是在电炉炼钢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高效地将氧气输入到电炉炉内,对提高电炉炼钢的冶炼节奏,降低生产成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提高屯炉的供氧强度,产生了各种吹氧方式:炉门吹氧方式,炉壁吹氧方式,EBT吹氧方式及目前普遍受到重视和迅速得到推广的炉壁集束供氧方式。炉门吹氧系统是使用年代最长,最普遍的供氧方式,我国早期引进的炉门机械手装置,目
5、前国内完全能口主生产。它使国内电炉达到较高的冶炼水平,脱碳速度高于采用人工吹氧方式。传统的炉壁及EBT区吹氧方式是旨在代替氧燃烧精助熔,加速电炉炉内的废钢熔化及解决冶炼过程出现的冷区问题,同时达到炉内实现二次燃烧。集束供氧技术的核心为: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炉壁助熔烧嘴及炉门氧枪,而月.能够根据冶炼进程的变化,最大限度加快助熔速度,实现“关起炉门炼钢”。采用集束射流技术,其氧气射流比传统超咅速方式增加40-80%的射程,可获得满意的脱碳和升温效果。可形成炉屮多点脱碳能力,加速熔池脱碳。目前应引导钢铁企业考虑对发展我国现代电炉炼钢的第二轮投资,新増现代电炉炼钢生产能力。三、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拟解决的
6、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1.毕业设计部分:(1)基木任务设计一个年产660力吨的合格铸坯的转炉车间(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计算转炉炼钢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转炉设计,炉外精炼设备、连续铸钢设备,铁水预处理、原料来源及供应,氧气的供应及设备,主厂房工艺布置,烟气的净化。(1)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应用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实习中的实际经验,通过参考现有成功的转炉设计经验,了解并合理采用一些新设备新技术。1.专题部分:(1)基木任务:对电炉炼钢氧枪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对电炉氧枪的基木结构、设计参数、作用及操作安全进行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寿命长、造价低的的氧枪,提高氧枪的
7、供氧性能,从而缩短冶炼的时间,提高效率。(3)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应用专业知识,通过查阅和关文献,最终通过实验來解决。四、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实验、调研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1.需要工作条件需要工具书、计算机和实验2•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1)工具书太多,所需的内容不容易找到;图书馆的书都被别人借走了;电子阅览室人多:电子文献有的不能下载等。(2)计算机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