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60035
大小:31.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陈文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大贵小学陈文美一、教材分析1、选编意图《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围绕“感人至深的故事”为主题组合课文的。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2、教材内容与写作特点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和密不可分的亲情。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
2、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别致精巧。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方法:品味关键词句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53、情感态度:理解课文内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三、教学重难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
3、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课文的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说亲人。1、创设情境,介绍背景,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画面。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1950年10月的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漫长的八年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中朝两国人民生死与共,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板课题《再见了,亲人>2.质疑解
4、题“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那么课文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胜似亲人呢?他们是如何成为亲人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开始这一节课的学习。二、整体感知,讲亲人。51、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并出示读书提示:(1)文中的“亲人”是指谁?(2)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2、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指导、梳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学会概括。即以下三个事例: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为救老王,她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三、精读品味,诵亲人。1、重点指导学习第一自
5、然段。首先,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一读第一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再指名交流。老师相机抓住以下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去想象。(1)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并指导朗读。(2)结合“雪中送炭”“唯一”这词,体会大娘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的感人事例。(3)透过“慈母”一词想象一下,大娘还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想象画面入情朗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照顾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这一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和敬
6、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发自内心地喊出“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2、迁移学法,自主研读后两个事例。5(1)我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即读中悟:感受最深的词句;品中现: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悟中读:升华情感。(2)仿照以上学法,自主研读二、三自然段。(3)反馈交流,随机点拨。例A、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B、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
7、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四、学习表达,别亲人.1、讨论探究: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都是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每段都是以请求的语句开头,以反问的语句结尾。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2、拓展资料,大胆想象,学习表达。当年志愿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
8、余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3、模似“再见”,想象画面,体会惜别情。师——在火车站台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道不完的离别话,诉不完的离别情。然而就在他们挥泪惜别之际5火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