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

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

ID:46754610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_第1页
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_第2页
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浅谈土石坝施工技术【摘要】土石坝是比较普遍、实用、经济、的坝型。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坝型。本文主要讲述了土石坝的名称,分类及施工技术。【关键词】土石坝;分类;预防渗流;措施土石坝是比较普遍、实用、经济、的坝型。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而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O因土石坝的施工材料一般采用就地开采,同时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种开挖料,包括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土石坝的

2、施工即是将这些材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故土石坝又称作当地材料坝,对于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1.土石坝按照坝高分类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我国《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高度在30米以下的为低坝;高度在30米〜70米之间的为中坝;高度超过70米的为高坝。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土石坝变的经济,我国坝高15米以上的土石坝已建2万多座。土石坝约占世界的60%以上。2.土石坝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坝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

3、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其主耍特点是对基础要求低、适应基础变形强。3.碾压式土石坝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又可分为均质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非土料防渗体坝等。1.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1)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吋,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吋,称土石混合坝。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其优点包括:散粒体结构,就地取材,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便于维修加高和扩建;对地址要求较低,地基适应能力强。一般不会

4、整体滑动。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丁。其缺点:是坝顶不能溢流,施T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或浆砌石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沉陷和不均匀沉陷大,坝身需要定期维护,增加了管理费。(2)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其中大型水库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2.土石坝建设最大的弊端就是渗流。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5.1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

5、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I古I技术等。5.2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都具有一定的透水性。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若这种渗流是在设计控制之下的,大坝任何部位的土体都不会产生渗透破坏,则为止常渗流,此时渗流量一般较小,水质清澈透明,不含土

6、壤颗粒,对坝体和坝基不致造成渗透破坏;反之对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员过大且集中,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使坝体或坝基产生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这种影响蓄水兴利的渗流就是异常渗流。5.3土石坝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儿个方面:(1)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2)土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了减少开挖可以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Z差不应大于15°到20。之间,要是有平台,就在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的两边的填土高度,高差悬殊沉陷量突变,容易产生裂缝,导致

7、渗透破坏。(3)坝体填土与排水体Z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者施工的吋候有错断混层现象,或者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这些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能正常发挥作用,排水降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