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

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

ID:46754361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_第1页
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_第2页
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_第3页
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_第4页
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3浅谈提高灌域量测水精度研究的报告随着水费价格的提高,按方收费的普及,用水计量工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关注。如何提高灌区的量测水精度,做到计量准确、方法简便、受益单位易于掌握二的对象。我们就乌兰布和灌域的实际,对提高灌域量水精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以下技术报告。一、提高流速仪测流精度目前,流速仪测流是各灌区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同形状的渠道断面,不同质地的渠床,其流速分布规律各有其特点,对流速仅测流精度也就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按照水文规范的规定来布设测线和测速点,是能够得到满意成果的。

2、但通过实测探讨,发现一些测流断面的断面流速分布及垂线流速分布的规律与水文规范有不吻合的现象。1、测线和测点位置在梯形混凝土衬砌固定测流断面渠道中,最大流速区不是在过水断面中泓区(中心测线附近),而是在渠道两坡角处测线附近,水面以下(0・1〜0.8)H的区域内。在个别测流断面上,垂线流速分布规律不符合卡门对数曲线:Vh=Vm(1.116+0.2671gh)式中:h为自渠底算起的相对水深;Uh为垂线上相对水深h处的流速;Vm为垂线平均流速。因此,按规范中一点法、二点法、三点法施测的垂线的平均流速与精测

3、法的垂线平均流速误差较大。这就需要在布置测速垂线时予以考虑,在坡角处设测线,使垂线控制到高流速区,避免因测线布设不当面产生系统误差。通过对流速资料的分析,要重点加强对垂线流速分布规律的精测,找出测线上能够代表垂线平均流速的测点,确定该断面测速点的位置。2、岸边流速系数岸边流速系数是影响流速仪测流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缺乏实测资料的测流断面,岸边流速系数一般采用经验值规则上渠a=0.60-0.70混凝土衬砌测段a=0.70-0.90岸边流速系数的大小与梁道的断面形状、渠道的糙率、渠道的水流形态等因

4、素有关。采用的经验系数往往与实际不符,实测流量与实际流量之间产生较大误差。为消除这一误差,就要对岸边流速系数进行实测。可以根据不同灌溉季节,不同流量情况,将各测流断面两岸边的流速系数实测资料,分别进行均方差分析计算。若各测次的偶然误差&均小于两倍的均方差&时(即&<&),则取各测次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站高测流精度。3、单线法测流单线法测流,是流速仪测流的一种简化方法,目的是在不降低精度的条件下,缩短工作时间。所谓单线法,就是在流速分布及渠床断面都比较稳定的测流面上,用流速仪只施测某一固定测线的流速,通

5、过系数换算,得到断面平均流速,然后乘以过水断面面积,即得流量值。用单线法测流,首先要率定出流速折算系数,率定方法是;用常测法施测流量后,选定一条固定测线,将该测线的垂线平均流速Vm除以常测法测得的断面平均流速Vw,即得到流速折算系数mimi=Vm/Vw积累了足够的实测资料后,若系数mi比较稳定,将mi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折算系数的最佳值,即可应用。二、提高建筑物量水精度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是一种简单经济的量水方法。乌兰布和灌域的分干渠以上的测站,凡符合量水条件的各闸都采用了建筑物量水。为了提高量水精

6、度,分别采用了实测率定流量系数和应用逐步图解法求解流量公式的方法。1、率定建筑物的流量系数由于建筑物的形式不同,实际水流条件与水力学理论公式要求的应用条件不符,直接用理论公式推求出的流量系数很不稳定,与相关的水力因素不规则,点据散乱,无法用于推流。因此,在应用中要采用实测率定的流量系数,根据流量系数的主要相关因素,对流量系数的率定资料进行方差计算或回归分析,得出采用的流量系数或系数曲线。经验证明,流量系数的理论值与率定值比较,误差在土(1.1%~26.9%)之间。由此可见,实测率定流量系数对提高建

7、筑物量水精度有较大意义。2、逐步图解法求解流量逐步图解法是以水力点流量公式为基础,从统计学观点出发,依据逐步回归分析法的思路,对各水力因素综合考虑,逐步消除公式中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现以有闸自由流为例,水力学流量公式为Q=mBhg/Hm=u/2g式中:Q为过闸流量;B为闸孔宽度;hg为启闸高度;H为上游水头;m为流量系数。公式中,闸孔宽度B为常数,流量Q(因变量)的大小随启闸高度hg(自变量)的1次方和上游水头H(自变量)的1/2次方而变。考虑到实际情况下的水头、进口流速、进口形式、测收缩系数

8、、垂向收缩系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与水力学理论上考虑的不符,流量Q就不一定再是hg的1次方,H的1/2次方的关系。根据这一思路,先选取实测资料中与因变童Q有关的一个自变量H,在双对数纸上点绘相关图H-Q/Bhg,消除H对因变量Q的影响,得到HB。再点绘第二个自变量hg与因变量Q的相关图hgQ/BHB,消除hg对因变量Q的影响,并据以验证,,第一个自变量H与因变量Q的相关关系。这样反复验证,直至推出新公式满足精度要求为止:Q=mcBhgaHB式中:me为消除影响因素后的流量系数;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