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47903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悲情城市》与《富春山居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悲情城市》与《富春山居图》【摘要】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在大悲大喜之间透露出平静与隐忍,在戏的刻画达到痛处时,每一次的长镜头却转向空灵,转向了山水m园。他的镜头,在情感的表达上,有深度中国式的含蓄,内敛,哀而不伤。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他从七十九岁到八十二岁几年中,“云游”富春江,回看自己走来漫漫长途,画下了他一生的回忆。他的长港,右手过去,左手未来,也把人带到山水里面去。【关键词】长卷;叙事;镜头语言侯孝贤标志性的长镜头,用山水画长卷的美学很好理解,或者说1895年有了电影之后,用它来理解长卷是不错的方法。西方传统的绘画是以透视关系为基准结构画面,即画面屮的形象按照透视的
2、数与缩短与变形规律进行科学的组织安培,从而制造出三维空间的真实感效果。常常对聚光的强调,以光线聚于构图的某处或形象的某一部位,以显其突出。中国传统绘画为散点透视,不是西方定点的风景,而用随情变形的不完整开放式构图取景法,领先了欧洲印象派700余年。中国画用高原,深远,平远的原则突破画框的局限,向画外延伸。黄公望用“阔远”法,以有限的尺幅来创造出可以行走,可以远望,可以游玩,可以居住的口然。《富春山居图》卷,峰峦坡石,多有起伏变化,描写丰富,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了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这幅作品,是黄公望“云游在外”,对当地山川做了细细的观察与揣摩,回到居所做的总结性,概括性的作
3、品。西方传统绘画作品的结构,在科学,完美的透视原则下,被精心塑造的中心人物完成故事情节的高潮。透视,光影,人物形体和表情的安排,明显的和隐藏的线条无不暗示画面的主体。这样,观众的视线是被创作者安排好了的,总有一个视觉中心点吸引观众的眼睛。像很多好莱坞大片的特写镜头,精心布置的摆拍,一个接一个的闪过,是很选择的让观众去看他拍的是什么。而《悲情城市》的长镜头,常常有长的拉镜,一个长镜头慢慢的拉过去,很像长卷的时间观念。这种长镜头是相对“不选择”的,他以旁观者的角度,以中立的态度,让观众参与进来自己选择看什么,自己在当中寻找着感情,积极思考,而不像好莱坞典型的大片那样肆意的表现。而这种长镜头
4、给观众的体验感,往往是意犹未尽,连看五遍都不过瘾。因为跟着长镜头看,究竟去看哪一个部分,可能每一次都不同,每一次的体验都会不一样。(这种使欣赏者和创作者互换角度的做法,在当代艺术一些作品屮冇体现。)侯孝贤的长镜头,较多地使用全景,远景和中景,而较少使用特写镜头,这也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十分类似。中国的绘画,山唐入宋后就很少画人物了,而不断把人带到山水里面去。在取景上,很少选择近景和特写,相反,景物往往是全景式的大山大水或阔远的远景。在中国艺术的观念里,山水画从來都不是自然的简单再现。一方面它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另一方面他也是中国文人抒发情怀,寄托理想的最佳方式。侯孝贤冷
5、静的长镜头,不动声色地描写着在政治运动的惊涛赅浪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他的目的不是解释一个政治事件,一段灰暗的历史,而是表达出他对人世沧桑的那种静观和超脱的生命态度。留白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敢于不画,它不是偷懒,不是未完成,而是放弃感官,放弃欲望,放弃艳丽,放弃强烈,在感官的世界里知所取舍。不画比画其实要更难,懂得留白是生命屮的大智慧。欲望本身是填不满的,一个短期暴发的人通常会不断的用物质炫耀自己,而真正长久拥有财富的人反而比较淡定和空灵。《富春山居图》大量的留白,广阔的水天一色,着墨的地方实在非常的少,好像只是用长长的干笔拖岀山的轮廓而已。黄公望大刀阔斧的舍弃空间,画
6、面开阔了,使有限的画面显得无限的广阔和十分干脆的空疏。他把画面上的空,有时又当做一种“实”,倾注自己生命中可贵的深思于其上,使“有限”的“空”成为无限的空,又使其在无限的空中见到它的“充实”。侯孝贤导演同样有着从容,淡定地应对人世沧桑的处世哲学,静默的长镜头下,一切都在平静中进行着,悲情在下面慢慢暗涌。他的叙事结构大多较为沉静,舒缓,没冇歇斯底里的表现欲望。在表现全剧最悲痛和最绝望时又往往是静止的。儿乎不移动任何场景,儿乎不剪辑镜头儿乎听不到的背景音乐,让人忘记是在看电影。我想应该是因为生命在最痛苦的时候常常也是静止的,痛停留在心里,不知如何处置。他的这种“不表现”,恰恰是种更高明的“
7、表现”,是中国文化里取与舍的大智慧。相反的一个例子,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鉴于前几个电影惨淡的票房和观众的反应,自信爆棚又被长期压抑的姜文这次说,他耍让所有人都看懂!于是电影通篇充满了解说性的台词,一句俏皮话紧接着一句,并且努力把话连成排比句,甚至一句话正着反正连说三遍。不断地告诉观众,我这么干是为了什么,我是怎么想的,我要怎么做,有时甚至是直白地告诉观众,我在讲俏皮话哟,你一定要笑哦。对隐喻差不多都变成明喻了,对叙事的分寸,能够做到百分之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