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44912
大小:8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和行政赔偿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在侵权赔偿法律制度领域的两人重要成果。近年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法理论及民事审判小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民事案件审判质量工作朋谈会上提出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物质性人格权、精神性人格权、一般人格权在内的人身权利,标志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事审判领域得到全面承认和保护。1995年1M1FI我国开始施行《国家赔偿法》,也标志着行政赔偿制度在我国全面确立。然而我国《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金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导致行政审判实践屮对于相近似的精神损害案件作出截然不
2、同处理结果,大部分以缺乏法律依据为由对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请求了以驳回,少数案件则判决侵权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金。而我国理论界对于行政侵权能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金,也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研究课题有很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西方国家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趋势行政赔偿与历史悠久的民事赔偿相比,其历史显得短暂,至今不过100多年。在此Z前的漫长人类文明史中,由于国家绝对主权观的影响,一直没冇行政赔偿。19世纪中后期,由于民主思潮在西方兴起,行政赔偿制度在西方率先得以建立。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行政赔偿立法得到迅猛发展,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越来
3、越受到重视。行政侵权是否应承担给付精神损害赔偿金,通过激烈辩论,经历r—个从不予赔偿到给予赔偿的过程。对行政侵权进行精神损害赔偿,首先在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出现,M初采用限定主义,只对造成物质后果等一些特定精神损害给予赔偿金,到了本世纪60年代,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的英美法系,判例确认给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种类逐渐增多,实际上为非限定主义,对于不产生物质后果但引起巨大精神痛苦的,也开始给付赔偿金。而大陆法系国家在审判实践中也逐渐改为采用非限定主义,如法国最高行政法院1961年11H24LI对勒都斯兰德案件的判决中认为,尽管缺乏物质损害,儿了死亡给父亲造成的痛苦,也可作为
4、给予父亲赔偿的充分理由,遂判决侵权人赔偿一「法郎。从而开始判决赔偿死者近亲属感情上的损害。(1)此后乂通过判例将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延展到宗教信仰损害、感情损害、精神痛苦等。(2)非限定主义冃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发展趋势,精神损害行政赔偿的发展呈现出赔偿责任不断扩大、赔偿范围不断拓宽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的行政赔偿制度进入了全而深入发展的新时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越來越重视行政赔偿制度的建设。(3)是否确立行政赔偿制度以及行政赔偿的赔偿范围、赔偿标准已成为衡虽一个国家民主与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是否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标准。二、国内行政侵权楮神损害赔
5、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状中国法律制度史源远流长,但在中国漫长的奴隶、封建社会,由于奴隶制和封建制从根本上漠视人的权利,皇权至上思想根深蒂固,不可能产生行政赔偿思想,在内容丰富的中国历代法律制度中,难以找到有关行政赔偿的规定,更别提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一切权力丿曲丁•人民,从而为建立行政赔偿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4)1954年宪法第97条规定:“由于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屮确立行政赔偿的原则。(5)但在侵权损害赔偿理论上,基本上照搬前苏联简单的侵权理论,在赔偿数额上以低额化赔偿为特征,轻
6、视人的精神权利,根本不承认精神损害赔偿。在文化大革命中,公民的人身权利成了一纸空文。1982年宪法,重中了行政赔偿的原则。1986年我国颁布了《民法通则》,该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成为行政赔偿的具体法律依据。KU《民法通则》笫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该条款中的赔偿损失,FI前被普遍理解为包括对精神损害在内的赔偿,在审判实践中被广泛援用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
7、据。那么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对于行政侵权案件也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金。1994年我国颁布并于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赔偿法》,对包括行政赔偿在内的国家赔偿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该法无论从“赔偿范围”还是“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都没有对精神损害作出可给予金钱赔偿的法律规定,只在该法笫三十条规定了非财产性的救济措施,这应当说是立法上的•大缺陷。当然这与当吋我国对于适用精神损害赔偿金在立法上及司法上认识与准备均不足有关。由于《国家赔偿法》对于赔偿采用列举方式,英中没冇规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故在审判实践中,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